九日

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

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

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

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与孤寂之感,通过对菊花、楚台、斜雁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旧梦的缅怀。诗中充满了悲凉的情调,如“十度悲秋上楚台”、“野水偏伤宋玉怀”等句子,都透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深切哀思。

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使得整个画面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半岭残阳衔树落”这一句,就通过夕阳与落叶之间的关系,营造出一种秋天特有的凄凉气氛。

此外,诗中还隐含着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如“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这些都是对过往时代和人物的一种缅怀和追思。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长河相连,增添了诗歌的深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篇抒写秋日寂寞之情,兼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的佳作。它以细腻的情感和精美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了历史回音和个人情感的世界之中。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二辛夷

狂吟乱舞双白鹤,霜翎玉羽纷纷落。

空庭向晚春雨微,却敛寒香抱瑶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药]韵

大云池泛舟

九月莲花死,萍枯霜水清。

船浮天光远,棹拂翠澜轻。

古木□□□,了无烟霭生。

游鳞泳皎洁,洞见逍遥情。

渔父一曲歌,沧浪遂知名。

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缨。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小弟艎南游近书来

湘南客帆稀,游子寡消息。

经时停尺素,望尽云边翼。

笑言频梦寐,独立想容色。

落景无来人,修江入天白。

停停倚门念,瑟瑟风雨夕。

何处泊扁舟,迢遰湍波侧。

秋归旧窗竹,永夜一凄寂。

吟尔鹡鸰篇,中宵慰相忆。

形式: 古风

山中秋夕

抱琴出南楼,气爽浮云灭。

松风吹天箫,竹路踏碎月。

后山鹤唳定,前浦荷香发。

境寂良夜深,了与人间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