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七)

鸟影度疏木,天势入平湖。

沧波万顷,轻风落日片帆孤。

渡口千章云木,苒苒炊烟一缕,人在翠微居。

客里更愁绝,回首忆吾庐。功名事,今老矣,待何如。

拂衣归去,谁道张翰为莼鲈。

且就竹深荷静,坐看山高月小,剧饮与谁俱。

长啸动林木,意气欲凌虚。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其七》是宋代词人袁去华的作品,以写景抒怀为主,展现了词人的闲适心境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开篇“鸟影度疏木,天势入平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开阔的画面,鸟儿掠过稀疏的树木,天空的轮廓映入平静的湖面,营造出一种空旷而深远的意境。

“沧波万顷,轻风落日片帆孤”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浩渺的湖面上,一片孤帆在轻风中飘荡,落日余晖洒下,增添了寂寥的氛围。接下来,“渡口千章云木,苒苒炊烟一缕,人在翠微居”描绘了远处渡口边茂密的树林和袅袅炊烟,以及词人居住的青翠山居,流露出词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

进入下片,词人感慨“功名事,今老矣,待何如”,表达了对年华老去、功名未竟的无奈和反思。然而,他并未沉溺于忧郁,而是选择“拂衣归去,谁道张翰为莼鲈”,借用张翰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而辞官的故事,表达自己想要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

最后,“且就竹深荷静,坐看山高月小,剧饮与谁俱”描绘了词人独自在竹林深处、荷花静谧之地饮酒赏景的场景,虽然无人陪伴,但他的豪情壮志却能“长啸动林木,意气欲凌虚”,显示出词人内心的豁达与不羁。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怀念故乡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94)

袁去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 字:宣卿
  • 籍贯:江西奉新(一作豫章)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送杨廷秀赴国子(其五)博士用廷秀韵

笔阵万人敌,风韵玉壶冰。

文章万丈光焰,论价抵连城。

小试冯川三异,无数成阴桃李,寒谷自春生。

奏牍三千字,晁董已销声。玺书下,天尺五,运千龄。

长安知在何处,指点日边明。

看取纶巾羽扇,静扫神州赤县,功业小良平。

翻笑凌烟阁,双鬓半星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六)定王台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长相思慢

叶舞殷红,水摇瘦碧,隐约天际帆归。

寒鸦影里,断雁声中,依然残照辉辉。立马看梅。

试寻香嚼蕊,醉折繁枝。山翠扫修眉。

记人人、蹙黛愁时。

叹客里、光阴易失,霜侵短鬓,尘染征衣。

阳台云归后,到如今、重见无期。

流怨清商,空细写、琴心向谁。

更难将、愁随梦去,相思惟有天知。

形式: 词牌: 长相思慢

长相思

荷花香。竹风凉。万动声沈更点长。荧荧月半床。

好思量。恶凄惶。独立西厢花拂墙。如今空断肠。

形式: 词牌: 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