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草枯木落晚凄凄,目断黄尘听马嘶。
想子重行分首处,荒凉巢父井亭西。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的萧瑟景象,草木凋零,黄沙弥漫,远处传来马嘶声,营造出一种孤寂而苍凉的氛围。诗人通过“目断黄尘”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深思念,想象着与友人分手的场景,那是在荒凉的巢父井亭西边。诗人以景寓情,将离别之情融入到秋日景色之中,展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情与意境之美。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得君真似指南车,杖策方图问燕居。
吾欲忘言观道妙,六经俱是不完书。
身入群经作蠹鱼,断编残简伴闲居。
不随当世师章句,颇识扬雄善读书。
天下放玄虚,谁知与道俱。
唯馀范武子,乃是晋诸儒。
倾败秦师琰与玄,矫情不顾驿书传。
持危又幸桓温死,太傅功名亦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