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人十咏(其二)樵家

草木黄落时,比邻见相喜。

门当清涧尽,屋在寒云里。

山棚日才下,野灶烟初起。

所谓顺天民,唐尧亦如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当草木开始凋零的时候,邻居相见都感到欣喜。
我家门口对着清澈的山涧尽头,房屋坐落在寒冷的云雾之中。
太阳刚刚落下山棚,野外的炊烟刚刚升起。
这就是顺应天意的百姓生活,就连古代的贤君唐尧也是如此。

注释

草木:指代秋季落叶的植物。
黄落:形容叶子变黄掉落。
比邻:邻居。
相喜:相互欢喜。
门当:对门。
清涧:清澈的溪流。
尽:尽头。
寒云:寒冷的云雾。
山棚:简陋的遮阳设施。
日才下:太阳刚刚落下。
野灶:野外的炉灶。
烟初起:炊烟刚刚升起。
顺天民:顺应天意的百姓。
唐尧:传说中的贤明君主。
如此:像这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樵夫的平凡生活和他对自然界的顺应之情。开篇“草木黄落时,比邻见相喜”勾勒出秋天景象,人们在收获季节中互相庆幸,这种生计的简单喜悦反映了樵夫们对于生活的满足与平和。

“门当清涧尽,屋在寒云里”则是樵人居所的描写,门前的清澈溪流和被薄云笼罩的家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为伴的宁静生活图景。

“山棚日才下,野灶烟初起”表明樵人在山中劳作归来之时,太阳刚好落山,而田野中的炊烟开始升腾,这不仅是时间的指示,也是樵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单生活的写照。

最后,“所谓顺天民,唐尧亦如此”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圣先贤教化民众、顺应自然法则的赞同。这里的“唐尧”指的是尧舜时代,那是一个理想中的太平盛世。这句话强调了樵夫生活方式的高尚与合乎天道,表达了一种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圣王教化民众的怀念。整首诗通过樵人的日常生活,寄寓了诗人对自然、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思考。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樵人十咏(其一)樵溪

山高溪且深,苍苍但群木。抽条欲千尺,众亦疑朴?。

一朝蒙剪伐,万古辞林麓。

若遇燎玄穹,微烟出云族。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樵人十咏(其十)樵歌

纵调为野吟,徐徐下云磴。

因知负樵乐,不减援琴兴。

出林方自转,隔水犹相应。

但取天壤情,何求郢人称。

形式: 古风 押[径]韵

赠远

芙蓉匣中镜,欲照心还懒。

本是细腰人,别来罗带缓。

从君出门后,不奏云和管。

妾思冷如簧,时时望君暖。

心期梦中见,路永魂梦短。

怨坐泣西风,秋窗月华满。

形式: 古风

彼农二章

世路浇险,淳风荡除。彼农家流,犹存厥初。

藁焉而席,茨焉而居。首乱如葆,形枯若腒。

大耋既鲐,童子未?。以负以载,悉薅悉锄。

我慕圣道,我耽古书。小倦于学,时游汝庐。

有饭一盛,莫盐莫蔬。有繻一缇,不襟不袪。

所谓饥寒,汝何逭欤。禹贡厥田,上下各异。

善人为邦,民受其赐。去年西成,野有遗穗。

今夏南亩,旱气赤地。遭其丰凶,概敛无二。

退输弗供,进诉弗视。号于旻天,以血为泪。

孟子有言,王无罪岁。诗以穷辞,以嫉悍吏。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