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京杂记十三首次渊明读山海经韵(其五)

彼姝掖庭子,王嫱端可怜。

咄嗟毛延寿,媚妩移远山。

一朝聘绝域,艳丽复何言。

画工戮几尽,遗恨抱当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背景的融入,展现了对古代宫廷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反思。诗中以王嫱(即王昭君)的故事为线索,巧妙地引用了毛延寿(王昭君画像的画师)这一角色,将个人命运与政治决策的复杂性交织在一起。

“彼姝掖庭子,王嫱端可怜。” 开篇便以“姝”字点出王昭君的美丽,掖庭则是指宫中的侧室,暗示她虽才华出众,却身处边缘地位。一个“可怜”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女子命运多舛的同情。

“咄嗟毛延寿,媚妩移远山。” 这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了毛延寿在王昭君画像上的艺术加工,使得她的形象更加动人,仿佛连远山都为之倾倒。然而,这种艺术加工的背后,却是政治抉择的残酷。

“一朝聘绝域,艳丽复何言。” 王昭君被选为和亲使者,远嫁匈奴,这一行动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诗人在“艳丽”二字上加了反问,表达了对王昭君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哀叹。

“画工戮几尽,遗恨抱当年。” 最后两句,诗人将笔触转向了对画师的责问,以及对王昭君命运的深刻反思。画工几乎被灭绝,意味着王昭君的形象在后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这份遗恨,她只能在当年默默承受。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不仅展现了王昭君个人悲剧的深度,也触及了历史与人性的复杂性,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749)

李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西京杂记十三首次渊明读山海经韵(其六)

公孙发蒙耳,猥作支厦木。

仲舒弃胶西,白驹在空谷。

脱粟饭故人,安敢望薰沐。

齐人固多诈,何由调玉烛。

形式: 古风

读西京杂记十三首次渊明读山海经韵(其七)

长卿还成都,埋玉昆山阴。

谋醉鹔鹴裘,跫然遁丘林。

卖醪著犊鼻,涤器扬巴音。

谁知子虚赋,遽惬武皇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读西京杂记十三首次渊明读山海经韵(其八)

子云识奇字,辨舌非所长。

有宅才一区,安贫固其常。

深沉草玄腹,如裹万里粮。

苦心梦吐凤,流传今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读西京杂记十三首次渊明读山海经韵(其九)

惠庄长安儒,驰骋盘珠走。

廉蔺茧栗犊,五鹿不当负。

拊心困剧谈,此中固多有。

口舌何足争,虚名千载后。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