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易十五首(其四)

菩提无处所,无处是菩提。

若觅菩提处,终身累劫迷。行路易,路易真不虚。

善恶无分别,此则是真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探讨了“菩提”这一概念及其在修行过程中的意义。首先,“菩提无处所,无处是菩提”,这句话强调了菩提并非特定地点或事物,而是一种内在的觉悟和智慧状态,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而非外在世界。接着,“若觅菩提处,终身累劫迷”则指出如果执着于寻找外在的菩提之地,将陷入无尽的追寻与迷惑之中,无法真正领悟到内心的真理。

后两句“行路易,路易真不虚”,转而谈论修行之路,指出修行并不困难,关键在于能否坚持正确的道路。这里的“路”不仅指物理上的行走之路,更象征着精神上的修行之路。最后,“善恶无分别,此则是真如”强调了在修行过程中,不应区分善恶,因为真正的智慧(真如)超越了二元对立,包含了所有现象的本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表达,引导读者思考内在的觉醒与修行的本质,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禅宗的智慧,超越表面的善恶分别,直达内心深处的真理。

收录诗词(116)

傅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行路易十五首(其五)

有无皆解脱,累息在无生。

菩提是颠倒,生死最为精。行路易,路易人莫疑。

解我如此语,修道不须师。

形式: 古风

行路易十五首(其六)

东山水上浮,西山行不住。

北斗下阎浮,是真解脱处。行路易,路易人不识。

半夜日头明,不悟真疲剧。

形式: 古风

行路易十五首(其七)

猛风不动树,打鼓不闻声。

日出树无影,牛从水上行。行路易,路易真可怜。

修道解此意,长伸两脚眠。

形式: 古风

行路易十五首(其八)

佛心与众生,是三终不移。

虚空合真理,人我在无为。行路易,路易真难测。

寄语行路人,大应须努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