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吟.蟋蟀

早凉天,天欲暝。藻井桐阴青冷。

颓墙外,正机杼缫缫,做番凄景。一声尖、一声紧。

只有离人怕听。易添恨,恨渺渺予怀,天涯路梗。

还问王孙,何自苦、悲秋成病。

替螀絮雨,对蚻啼咽,有几许情韵,都在梦初醒。

倾耳惊心,更深人静。

最难忘、鸦髻儿时,篱落呼灯弄霜影。

形式: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秋宵吟·蟋蟀》由张慎仪所作,描绘了秋夜的清凉与寂寥,以及由此引发的离别之情和人生感慨。开篇“早凉天,天欲暝。藻井桐阴青冷”描绘出秋夜的清冷景象,夜晚降临,藻井(宫殿顶部的装饰)和梧桐树下的阴凉都显得格外寂静。

“颓墙外,正机杼缫缫,做番凄景”通过纺织声,暗示了远方的劳作和离愁,机杼声凄切,如同离人的哀思。接下来,“一声尖、一声紧。只有离人怕听”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离别的氛围,离人对蟋蟀的叫声特别敏感,因为这声音似乎在加重他们的思念和痛苦。

“易添恨,恨渺渺予怀,天涯路梗”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愁苦,离恨如潮水般涌来,天涯阻隔,难以排解。词中“王孙”可能指的是远行之人,他们为何自我苦闷,因秋而病,词人并未明说,但通过“悲秋成病”四字,传达出深深的感伤。

“替螀絮雨,对蚛啼咽,有几许情韵,都在梦初醒”借秋虫鸣叫,营造出一种幽怨的意境,仿佛这些自然之声都在诉说着无尽的情感。深夜倾听,更觉心惊,词人回忆起儿时“鸦髻儿时,篱落呼灯弄霜影”的温馨场景,对比现实的孤寂,更显凄凉。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离别之苦、人生无常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102)

张慎仪(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惜黄花慢.孤雁

淡淡湖天。只荻花千里,不似春鲜。

自从孤零,怕拖秋色,那知羁苦偏在霜边。

悠悠梦冷潇湘水,省往事、更许谁怜。问鸳鸯。

几生修到,良好因缘。离群吊影凄然。

剩缡碎羽,飞并何年。

摩空惊猎,趁风曳橹,萧寥最是,远塞荒烟。

漫漫不见南归路,纵归去、恨也绵绵。倦欲眠。

撇云飘下菰田。

形式:

东风第一枝.次孙伯勃秋思韵

烛影摇魂,琴心写怨,幽悰历乱无绪。

梦回月下清砧,书断霜前碧树。

素心人远,知更在、何时欢聚。

且权把、寸寸相思,先付与云归处。

帘幂幂、残花香腻。檐扑扑、碎玲风细。

可怜烂锦年华,犹恋仓皇袱被。

炎凉阅尽,有种种、来去问谁。

家笼竹、蜚声吹起,那人愁思。

形式:

念奴娇(其一)雷仲宣庚子感怀,次坡韵见示,依韵奉答

青羊一变,又骎骎厄到,中原文物。

八道狼氛连海角,破坏幽燕半壁。

矗矗琼楼,翁翁玉宇,高处寒如雪。

踌躇四顾,可有回天英杰。

也曾搔首问天,问天无语,孤愤凭何发。

瑶草琪光乱成阵,怎不豪情都灭。

三尺吴钩,几编乐府,俯仰悲霜发。

宵分人情,忍看剑外残月。

形式:

念奴娇(其二)水亭观白莲

棠舟兰桨,向银塘荡入,水云深处。

四面花光同一色,惯与鹭鸥为伍。

纤佩欲烟,淡妆浣露,欲效霓裳舞。

闹红不到,晚随凉月同住。

仿佛仙子凌波,亭亭小立,含意憨无语。

一阵野风吹欲堕,香泄水边琳宇。

藕雪轻丝,萧薰冷酌,款客成佳趣。

素鬟互唱,几回消尽残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