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燕.为陈敬如题《燕燕楼图》

柔风倦日,正开遍棠梨,零花谁主。

伤春有客,爱听素禽低语。忙煞双飞燕侣。

惯掌上、回身娇舞。有人洒酒花前,署作奁台香史。

眉妩。筝床暗睹。认旧宅新巢,锦书红缕。

分明相识,漫记赵家院宇。为语楼前茂树。

莫遮断、珠帘疏处。直饶自在回旋,趁取朝朝暮暮。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燕子嬉戏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柔风倦日,正开遍棠梨,零花谁主",描绘了春风轻拂,棠梨花开,落英缤纷的场景,暗示了时光流转,无人留意的美好。"伤春有客,爱听素禽低语",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伤,同时也借鸟儿的低语寄托情感。

"忙煞双飞燕侣",写出了燕子忙碌筑巢的情景,"惯掌上、回身娇舞"则形象地刻画了燕子在主人手掌上翻飞的娇憨姿态,流露出人与燕子的亲密关系。"有人洒酒花前,署作奁台香史",通过洒酒祭燕的动作,表达出对燕子的尊重和喜爱,将它们比作闺房中的香闺女子。

"眉妩。筝床暗睹",进一步描绘燕子的美丽,暗示它们如同筝音般婉转动人。"认旧宅新巢,锦书红缕",寓意燕子的归来和繁衍,唤起人们对故园的怀念。"分明相识,漫记赵家院宇",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追忆,而"为语楼前茂树,莫遮断、珠帘疏处"则是对燕子的叮嘱,希望它们不要打扰到主人的静谧生活。

最后两句"直饶自在回旋,趁取朝朝暮暮",表达了诗人对燕子陪伴的期待,希望它们能在每日的相伴中带来欢乐,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燕子为主题的抒情小词,情感真挚,画面生动。

收录诗词(175)

何振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 号:心与
  • 籍贯: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67~1952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海上歌筵,时将赴章门

剑影夜凄迷。匣底龙吟尔许悲。

飘泊江湖甘独往,更迟。雨打车檐露湿衣。

被酒倚青眉。残烛心销醉不知。

明日云帆江上去,休嗤。几见杨花惜别离。

形式:

渡江云.南昌夜起,客思悽然。赋寄内子岚屏

雨声停又续,催花却懒,爱近客愁边。

锦衾宽半冷,梦绕春云,了不近香钿。

离忧易老,况离愁、苦向人缠。

道漫怨、江城多雨,无雨几曾眠。灯前。

扉铃屧响,琐碎听来,绕栏干都遍。

人倦矣、芳春易晚,巢燕依然。

多情只是多离别,觅相思、海与云连。

炉篆瘦,怎生学得枯禅。

形式:

高阳台.南昌夜闻大风

旋树才喧,排窗更厉,天公一噫难平。

万窍同号,不知何处先鸣。

悽钲怨铎都沉响,近深宵、瓦击垣倾。梦频惊。

铁骑边驰,百万军声。

平生浩荡江湖兴,记飞涛千顷,孤舶曾听。

快意长风,犹疑鼓楫堪乘。

几时短发催人老,看飘花、春晚江城。漫销凝。

招鹤扶摇,梦绕青冥。

形式:

绿意.扬子江舟行,雪中见雁

水天平色,望琼瑶千里,江宽无岸。

穿破层云,力与寒争,飞小一行低雁。

思凭客路传缄札,怕字淡、不胜题怨。

好梅花、着后须归,恰趁汉南春暖。堪叹。

年年旅驿,几番雨雪里,游兴都倦。

岁暮孤舟,行傍芦滩,我正征途无伴。

相逢乍出长淮外,忽影入、吴山青断。

近黄昏、嘹唳亲人,又听数声清婉。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