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马陵》。屈大均以描绘壮丽山河和历史遗迹见长,此诗亦不例外。
首联“俯挹中州尽,河山表里来”,诗人站在高处,俯瞰整个中原大地,只见连绵起伏的群山与奔腾不息的河流,仿佛整个世界都展现在眼前,展现出一种宏大的自然景观。
颔联“天悬句注险,水划孟门开”,进一步描绘了句注山的险峻与孟门山的壮观。句注山高耸入云,险象环生;孟门山则气势磅礴,水流穿石,形成一道壮丽的自然奇观。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颈联“一笑雄图失,长歌故国回”,转而抒发对历史的感慨。诗人似乎在笑谈曾经的雄图伟业已成过去,不禁长歌当哭,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之情。
尾联“遥从狐突庙,直下马陵台”,最后两句将视角拉回到具体的地点——狐突庙和马陵台。狐突庙可能是指与春秋时期晋国名臣狐突有关的庙宇,而马陵台则是战国时期齐魏交战的战场遗址。诗人遥望这些历史遗迹,既是对过往英雄事迹的追忆,也是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