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策杖行行入翠微,步虚山下久忘归。
幽栖宜有中林士,何事斯人近世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士漫步在翠绿幽深的自然景色中,与世隔绝,忘却了归途。诗中的“策杖行行”表达了修士闲适自得的状态,而“步虚山下久忘归”则透露出他对尘世的超然与放弃。接下来,“幽栖宜有中林士”一句,强调了在这宁静的自然环境中,最适合居住的是修养高深之士。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逃避和批判。最后,“何事斯人近世稀”一句,表达了这样的生存状态在当今社会中变得越来越稀少,流露出一种时代的遗憾。
诗中运用“翠微”、“虚山”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合一的氛围。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个字眼都充满了对内心世界和外在环境的深刻感悟。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精神家园的渴望。
不详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来访仙人古玉虚,山前有客指迷涂。
烟云渺渺孤峰绝,松竹森森一径迂。
天怜行客困阳秋,许舍车徒上小舟。
十里好风袪滞思,一溪寒水助清游。
古木千章翠欲交,白云疑只在松梢。
公馀莫惜频登眺,无限风烟满四郊。
记得来时上此亭,亭荒有景亦徒清。
如今亭与景俱胜,水倍秀兮山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