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的《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系列中的第四首。通过“不为南人便北山,白云飞尽泪痕乾”,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与无奈。诗人似乎在表达,即使身处他乡,内心依然向往着家乡的山水,如同白云飘散后留下的痕迹,虽然泪水干涸,但心中的思念却难以消逝。
接下来的两句“于今谁在中朝隐,才著冠裳已厌看”则透露出一种对官场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或许在感慨,如今在朝廷中还有谁能坚守清高,远离尘嚣,过着隐居的生活?而那些步入仕途的人,一旦身着官服,就已经开始厌倦了世俗的纷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一种疏离感。通过对比南国的山水与北山的隐逸,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