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莱公

人知公惠在巴东,不识三朝社稷功。

平日孤舟已何处,江亭依旧傍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人们只知道你在巴东施恩惠,却不知你对国家的三大功绩。
往日的小船如今身在何方,江边的亭子依然迎着秋风独自站立。

注释

人知:众人皆知。
公惠:你的恩惠。
巴东:地名,古代中国地区。
三朝:三个朝代。
社稷功:对国家的重大贡献。
孤舟:孤独的小船。
何处:在哪里。
江亭:江边的亭子。
依旧:仍然。
傍秋风:面对秋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寇莱公》,主要赞扬了寇准在巴东地区施政爱民的德行。然而,诗人强调人们往往只记得他在巴东的惠及百姓之事,而忽视了他在三个朝廷中所做出的维护国家社稷的功绩。诗中通过“平日孤舟”这一意象,暗示寇准的清廉和淡泊,而“江亭依旧傍秋风”则寓言他的离世,但江亭犹在,秋风依旧,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整体上,此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寇准的形象,寓含深沉的历史感慨。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郿坞

董公平昔甚纵横,晚岁藏金欲避兵。

当日英雄智相似,燕南赵北亦为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封道中三绝(其三)少林寺赠顿起

一径乔林下黄叶,三山翠壁绕禅居。

共君将住还归去,欲问安心知已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封道中三绝(其一)缑山祠

飞仙不返周王子,重阜相连少室孙。

夜静笙声兼鹤下,回看惟有故山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封道中三绝(其二)轩辕道

青山欲上疑无路,涧道相萦九十盘。

东望嵩高分草木,回瞻原隰涌波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