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蜡屐发兴屡,几为春泥阻。
此行不作难,霁色随步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泥泞道路上的行走情景,蜡屐即草鞋,是古时农民常穿的足具。"蜡屐发兴屡,几为春泥阻"一句表明诗人不止一次地准备出行,但因为春天路面泥泞而难以前进。接下来的"此行不作难,霁色随步武"则显示了诗人坚定不移的决心,即使在这样的道路条件下也不认为这次行动是困难的,并且描绘了一种雨后天晴、云彩变幻(霁色)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脚步与变化的云彩相随行进的情形。
从这短小的四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面对自然环境中的不便时,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和一种超越物质条件的精神力量。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他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情体验。
不详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达石情忘倦,移山志必通。
朝朝勤甓运,井井策新功。
穷耽世味不期骄,安得羹墙暂见尧。
未到闻韶饱三月,且求陋巷乐箪瓢。
朱君精到古人趣,踏遍东南称独步。
祇今应诏非乏材,预烦拈出栋梁具。
外貌休寻饾座梨,应知石里蕴瑰奇。
从来善相书前史,为识英雄未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