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拄杖横担得自由,冷云飞雪下南州。
殷勤要识庐山面,五老峰前一举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者携杖独行,穿越南州冷云飞雪,前往庐山的旅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庐山美景的期待。诗人以“拄杖横担得自由”开篇,点明了禅者不拘一格、自在前行的形象。接着,“冷云飞雪下南州”一句,不仅渲染了旅途中的环境氛围,也暗示了禅者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与超然。
“殷勤要识庐山面”表达了禅者对庐山的渴望与敬仰,他希望亲自目睹庐山的壮丽景色,体验其深邃的禅意。最后,“五老峰前一举头”则以一个动作结束全诗,既是对庐山美景的直接描绘,也是对禅者心灵之旅的象征性总结。这一举头,既是对外在世界的认知,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禅者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境界,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深处真谛的生活态度。
不详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岘山脚下江水生,普宁寺前舟楫行。
细民无钱不得渡,老幼相持愁叹声。
虎头凤麓连长堤,随山刊木路可为。
长官仁政及物远,一时力役民忘疲。
闭门不啻似泄柳,排闼何由如舞阳。
怜君肝胆便楚越,使我南北成参商。
暑窗已觉书生蠹,饥腹还惊雨后雷。
珍重先生解人意,芸香桃实一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