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国胡僧水晶念珠

天竺胡僧踏云立,红精素贯鲛人泣。

细影疑随焰火销,圆光恐滴袈裟湿。

夜梵西天千佛声,指轮次第驱寒星。

若非叶下滴秋露,则是井底圆春冰。

凄清妙丽应难并,眼界真如意珠静。

碧莲花下独提携,坚洁何如幻泡影。

形式: 古风

翻译

天竺来的胡僧脚踏云彩站立,红色宝石般的光芒让鲛人流泪。
他身影细微仿佛随火焰消逝,圆润的光泽似乎能浸湿袈裟。
夜晚梵音从西天传来,千佛诵经,手指轮转驱赶寒冷星辰。
如果不是叶子下滴落的秋露,那就是井中圆满的春日冰晶。
这凄清美妙难以并列存在,眼前之景真如如意珠般宁静。
在碧绿的莲花下独自提起携带,那份坚贞纯洁怎比得上虚幻的泡沫影子。

注释

天竺:古印度的别称。
胡僧:外国和尚。
红精:此处比喻光彩夺目的宝石。
鲛人:传说中能泣泪成珠的人鱼。
细影:指僧人的身影。
焰火:火焰,这里形容光影闪烁。
圆光:指僧人头上的光环或者宝物的光泽。
袈裟:僧侣所穿的袍子。
夜梵:夜晚的佛音。
西天:佛教中指极乐世界。
指轮:手指作环状,一种宗教仪式手势。
寒星:寒冷的星辰,也象征远离尘世的清净。
叶下滴秋露:自然界的清新景象,比喻清冷之美。
井底圆春冰:井中圆形的冰块,象征纯净而静止的美。
凄清:凄凉而清冷。
妙丽:美妙而秀丽。
眼界:视力所及的范围,引申为眼前的景象。
意珠:佛教中比喻智慧或清净的心,如同如意珠能满一切愿。
碧莲:绿色的莲花,象征清净无染。
提携:提起、携带,这里可能指修行的携带或精神的提升。
坚洁:坚硬而纯洁。
幻泡影:比喻虚幻不实,如水泡和影子一般短暂易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胡僧在夜晚使用水晶念珠进行佛事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佛教文化和象征意义的精妙表达。

"天竺胡僧踏云立,红精素贯鲛人泣。" 这两句开篇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胡僧以水晶念珠为道具,仿佛在云端之上进行修行,而“红精”指的是水晶,通过比喻说水晶如鲛人泣,表现了对这位胡僧的敬仰。

"细影疑随焰火销,圆光恐滴袈裟湿。" 这两句则描写了念珠在夜晚的光线下闪耀的情景,“细影”指的是水晶念珠在微弱光线下的投影,而“圆光”则是对念珠本身光泽的形容,诗人担心这种光泽会因为湿气而有所减损。

"夜梵西天千佛声,指轮次第驱寒星。" 这两句通过“夜梵西天”的设置,营造出一种神秘与庄严的氛围,“指轮”是念珠的一种形制,这里指的是胡僧在使用念珠时,每一次转动都如同在驱逐夜晚的寒冷和星辰。

"若非叶下滴秋露,则是井底圆春冰。" 这两句诗将水晶比作自然界中的清凉之物,或是叶间的秋露,或是井底的春冰,以此形容其纯净无瑕。

"凄清妙丽应难并,眼界真如意珠静。" 这两句强调了胡僧所持念珠的美好与神圣,以及它在诗人心中的独特位置,无法与其他事物相提并论。

"碧莲花下独提携,坚洁何如幻泡影。" 最后两句则将水晶比作碧绿色的莲花,用“坚洁”来形容其质地,而“幻泡影”则是对念珠在光线下的反射效果的生动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胡僧与水晶念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对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中纯净物品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无名氏之散句

都来消帝力,全不用兵防。

道远擎空钵,深山踏落花。

船中江上景,晚泊早行时。

山寺钟楼月,江城鼓角风。

雨过花争出,云空月半生。

鸟正啼隋柳,人须入楚山。

高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

遂有冥心者,还寻此境来。

又因风雨夜,重到古松门。

道晦金鸡伏,时来木马鸣。

谁来看山寺,自去扫松门。

此生还自喜,馀事不相侵。

白鬓无心镊,青山得意多。

一春能几日,无雨亦多风。

苦雨秋涛涨,狂风野烧翻。

须知三尺剑,只为不平磨。

要路争先进,闲门肯暂过。

已难消永夜,况复听秋霖。

大雪路亦宿,深山水也吞。

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

亡国空流水,孤祠掩落花。

山魅隔窗舞,鵩鸟入帘飞。

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

磴危攀薜荔,石滑疏莓苔。

日落无行客,天寒有去鸿。

正思浮世事,又到古城边。

寻常风雨夜,应有鬼神看。

寄宿山中寺,相辞海上僧。

风吹榆荚叶,雨打木瓜花。

是星皆拱北,无水不朝东。

西风起边雁,一一向潇湘。

那堪怀远路,犹自上高楼。

白云风散尽,红叶水流来。

妾如无异意,君弃也甘心。

野过云根阔,山高树影长。

古迹应重别,生缘不暂停。

一个字未稳,数宵心不闲。

别地叶频落,去程山已寒。

但取诗名得,何论下第频。

早起赴前程,邻鸡尚未鸣。

白地一回雨,儿孙拾得金。

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

灯微山馆雨,角咽海城秋。

去帆看已远,临水立多时。

家贫为客早,路远得书稀。

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

我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

一瓶居无外,万木老禅中。

秋江洗一钵,寒日晒三衣。

空山行客少,独树晚蝉多。

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

窗寒风渐紧,灯落夜将深。

云梦几行去,潇湘一夜空。

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

故园从小别,夜雨近秋闻。

书剑别南州,炎荒万里游。

山盘樵径上,人到雪房迟。

路经秋雨后,人入乱峰来。

独树知秋早,孤舟觉夜寒。

马饥餐落叶,鹤宿晒残阳。

路远春行尽,家贫愁到时。

临水通宵坐,知君此兴同。

江声兼小雨,暝色入啼猿。

藕隐玲珑玉,花藏缥缈容。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网断蛛犹织,梁空燕不归。

倒身无著处,呵手不成温。

几多诗弟子,无限酒知闻。

床上小薰笼,韶州新退红。

看时人步涩,展处蝶争来。

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冰。

轮囷如象鼻,潇洒绝青蝇。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曾题名处添前字,送出城人乞旧衣。

华阳观里钟声集,建福门前鼓动期。

陇右诸侯供语鸟,日南太守送名花。

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

让劫已令多士伏,沽名还得世人闻。

人为子推初禁火,花愁青女再飞霜。

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

兰汤备浴传荆俗,水马浮江吊屈魂。

城头椎鼓传花枝,席上抟拳握松子。

鸟向不香花里宿,人从无影月中归。

轻著冻痕销水面,密随和气入花根。

万木尽如花落候,四檐鸣□雨来时。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晚菘细切肥牛肚,新笋初尝嫩马蹄。

蝉离楚树鸣犹少,叶到嵩山落更多。

风和日暖方开眼,雨润烟浓不举头。

窗前闲咏鸳鸯句,壁上时观獬廌图。

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

一点孤灯人梦觉,万重寒叶雨声多。

此心只待相逢说,时复登楼看远山。

九江有浪船难济,三峡无猿客有愁。

四海鱼龙精魄冷,五山鸾凤骨毛寒。

谁家绿酒欢留客,何处红楼睡失明。

雨露施恩无厚薄,蓬蒿随分有枯荣。

去年花下留连饮,暖日夭桃莺乱啼。

今日江边容易别,淡烟衰草马频嘶。

蛇蝎性灵生便毒,蕙兰根异死犹香。

三间茅屋无人到,十里松门独自游。

翻忆旧山青碧里,绕庵闲伴野僧禅。

不甘五等诸侯荐,直肯九重天子知。

形式: 古风

王昭君

猗兰恩宠歇,昭阳幸御稀。

朝辞汉阙去,夕见胡尘飞。

寄信秦楼下,因书秋雁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苍茫枯碛阴云满,古木号空昼光短。

云拥三峰岳色低,冰坚九曲河声断。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销残翠。

形式: 古风

古砚

癖性爱古物,终岁求不得。

昨朝得古砚,兰河滩之侧。

波涛所击触,背面生隙隙。

质状朴且丑,令人作不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