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鍊师与中贵人同拜岳及天台投龙毕却赴京

银珰谒者引蜺旌,霞帔仙官到赤城。

白鹤迎来天乐动,金龙掷下海神惊。

元君伏奏归中禁,武帝亲斋礼上清。

何事夷门请诗送,梁王文字上声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穿着银色耳环的使者引领着霓虹般的旗帜,身披霞帔的仙官来到赤城
白鹤翩翩而来,天上的音乐随之响起,金龙投下的身影令海神都感到惊讶
元君恭敬地向内宫呈奏,武帝亲自斋戒以示对上清的敬意
为何夷门之人请求诗歌相赠,梁王的文字因此声名远扬

注释

银珰:佩戴银色耳环。
谒者:使者。
引:引导。
蜺旌:霓虹般的旗帜。
霞帔:仙女的披肩。
仙官:神仙官员。
赤城:道教中的仙山。
白鹤:象征仙人。
天乐:天上的音乐。
金龙:象征皇权或神灵。
元君:古代对尊贵女性的尊称,如王后或女神。
伏奏:恭敬地上奏。
中禁:皇宫内部。
武帝:帝王的称号。
斋礼:斋戒的仪式以示敬意。
上清:道教中的最高仙境。
夷门:古代洛阳的东门,这里指梁王。
诗送:请求赠诗。
声名:名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宗教仪式,可能是道教的祭祀活动。开篇“银珰谒者引蜺旌,霞帔仙官到赤城”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穿戴银饰、手持彩带的斋官或道士迎来神灵的情景,其中“蜺旌”指的是用丝线制作的旗帜,“霞帔”则是仙官特有的装扮,而“赤城”可能是指祭祀活动举行的地方。

接着“白鹤迎来天乐动,金龙掷下海神惊”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表现了天界与人间的交流,白鹤象征着纯洁和祥瑞,而金龙则是强大的力量象征,这些神异景象都在此次仪式中展现。

“元君伏奏归中禁,武帝亲斋礼上清”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仪式的庄严与肃穆。这里提到的“元君”可能是指道教中的最高神灵,而“武帝”则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皇帝,这里以其名义行事,强调了仪式的官方性质。

最后,“何事夷门请诗送,梁王文字上声名”两句,则转向了诗人本身的行为。这里“何事”表达了一种疑问,可能是对自己为何被邀参加此次活动的反思,而“夷门请诗送”则显示了诗人在这种场合下的文化使命,“梁王文字上声名”则赞美了某位梁王(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梁武帝,他崇信佛道,文采斐然)的文学才华和声望。

整首诗通过对宗教仪式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神灵交流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身文化身份的认知。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和令狐相公郡斋对紫薇花

明丽碧天霞,丰茸紫绶花。

香闻荀令宅,艳入孝王家。

几岁自荣乐,高情方叹嗟。

有人移上苑,犹足占年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镇太原

十万天兵貂锦衣,晋城风日斗生辉。

行台仆射深恩重,从事中郎旧路归。

叠鼓蹙成汾水浪,闪旗惊断塞鸿飞。

边庭自此无烽火,拥节还来坐紫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获方外之名因为诗以报洛中士君子兼见寄之什

业继韦平后,家依昆阆间。

恩华辞北第,潇洒爱东山。

满室图书在,入门松菊闲。

垂天虽暂息,一举出人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