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获方外之名因为诗以报洛中士君子兼见寄之什

业继韦平后,家依昆阆间。

恩华辞北第,潇洒爱东山。

满室图书在,入门松菊闲。

垂天虽暂息,一举出人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继承韦平的事业,家居于昆阆之间。
告别京城的荣华,喜爱东山的清闲自在。
家中满是书籍,一进门就有松菊相伴的宁静。
虽然暂时隐退,但志向高远,一举便要超越世人。

注释

业继韦平后:继承韦平的事业。
家依昆阆间:家居于昆阆之间(昆阆:地名,代指隐居之地)。
恩华辞北第:告别京城的荣华。
潇洒爱东山:喜爱东山的清闲自在。
满室图书在:家中满是书籍。
入门松菊闲:一进门就有松菊相伴的宁静。
垂天:志向高远。
暂息:暂时隐退。
一举出人寰:一举超越世人。

鉴赏

这首诗是刘禹锡的《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获方外之名》。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新居的风光,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业继韦平后,家依昆阆间":这一句点明了新居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前任官员韦平相邻,位于昆山之旁。这里通过地名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恩华辞北第,潇洒爱东山":诗人表达了对北方城市生活的告别和对新居所在东山自然风光的喜爱。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满室图书在,入门松菊闲":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满屋的书籍和庭院中的松树、菊花营造出一种清净雅致的环境,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垂天虽暂息,一举出人寰":尽管身处尘世,但心灵却能够超脱凡俗,触及更高远的精神境界。这句话展现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新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书籍和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他追求心灵自由与超脱世俗的愿望。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和李相公平泉潭上喜见初月

家山见初月,林壑悄无尘。

幽境此何夕,清光如为人。

潭空破镜入,风动翠蛾嚬。

会向琐窗望,追思伊洛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李相公初归平泉过龙门南岭遥望山居即事

暂别明庭去,初随优诏还。

曾为鹏鸟赋,喜过凿龙山。

新墅烟火起,野程泉石间。

岩廊人望在,只得片时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和杨师皋给事伤小姬英英

见学胡琴见艺成,今朝追想几伤情。

撚弦花下呈新曲,放拨灯前谢改名。

但是好花皆易落,从来尤物不长生。

鸾台夜直衣衾冷,云雨无因入禁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苏十郎中谢病闲居时严常侍萧给事同过访叹初有二毛之作

清羸隐几望云空,左掖鸳鸾到室中。

一卷素书消永日,数茎斑发对秋风。

菱花照后容虽改,蓍草占来命已通。

莫怪人人惊早白,缘君尚是黑头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