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世新一枝窝三首(其一)

萧然环堵傍湖坳,半瓦参差半覆茅。

钟鼎相传精古字,户庭不出玩初爻。

纷华燕雀窥金屋,空旷鶢鶋占海郊。

荣寂两忘非所事,一枝聊尔寄吾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生活场景,诗人以“一枝窝”为居所,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首句“萧然环堵傍湖坳”,描绘了居所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宁静,紧邻湖边,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接着,“半瓦参差半覆茅”则展示了住所的简朴与自然,半露的瓦片与覆盖的茅草,既体现了生活的朴素,也融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

“钟鼎相传精古字,户庭不出玩初爻”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钟鼎代表了古代的器物,这里象征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欣赏;“古字”与“初爻”则暗示了对古老智慧的探索与玩味,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纷华燕雀窥金屋,空旷鶢鶋占海郊”两句,通过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外界的繁华与喧嚣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空旷。燕雀象征着追逐名利的世俗之人,而鶢鶋则可能象征着某种超然或孤独的存在,它们分别在金屋(奢华之地)与海郊(广阔天地)活动,与诗人所在的“一枝窝”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的超脱与淡泊。

最后,“荣寂两忘非所事,一枝聊尔寄吾巢”表达了诗人对荣华富贵的淡漠态度,以及对简单生活状态的满足与享受。他将自己比作一只鸟儿,栖息在这简陋却充满诗意的小窝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化、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和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题王世新一枝窝三首(其二)

自笑名场久脱羁,敝庐岁岁理新茨。

试看绕树空三匝,何似巢林寄一枝。

闲行蓬藋孤飞处,晏坐榆榜敛翼时。

寂寞漆园千载后,心期应只许君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王世新一枝窝三首(其三)

希世从来谢不能,虚闲每与道心增。

交游息处孤松对,今昔忘来一几凭。

夜读阴符羞说剑,醉过白社偶同僧。

如君自以鷡鹩比,借问何人是大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夜归陈渡草堂时新与诸子别去有怀二首(其一)

野夫也复到城市,日暮还寻四壁庐。

蛩响露余将入户,人归月里又离居。

坐凭乌几都忘我,起对流萤且废书。

正忆青衿同舍子,别来秋兴各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夜归陈渡草堂时新与诸子别去有怀二首(其二)

自拟身名如郑圃,宫环半亩日长扃。

褐衣颇笑非怀玉,茆屋何因却聚星。

树底蝉声希鼓瑟,灯前鸟字一谈经。

试言吾易耐东去,未识何人是姓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