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子升所作的《感秋四十首》中的第二十六首。诗中描绘了南城初秋之夜的景象,月色清凉,诗人欲借酒浇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南城起凉月”,以“凉月”点出季节,暗示秋季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今夜好长歌”一句,诗人似乎想要通过歌唱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但紧接着的“车马喧渐息”又暗示了外界的喧嚣逐渐平息,为诗人的内心独白提供了空间。
“客心清奈何”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静与无奈。在这样的夜晚,诗人面对自然界的宁静与自己的思绪交织,感到既宁静又复杂的心情。接下来,“中天下风露,前月过星河”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诗人的心境与广阔的宇宙相联系,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胸怀。
最后,“有酒且沈醉,安能忧思多”两句,诗人选择以饮酒来暂时忘却忧愁,表达了对现实无奈的接受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