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梅花百咏”之十三为题,由明代诗人李江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冷而高洁的冬日景象,通过“虚灵”二字,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联“虚灵洞彻雾冥冥,空谷幽窗别有馨”,开篇即以“虚灵”点题,仿佛在说这世界虽被雾气笼罩,却因“虚灵”而显得通透,引出一个静谧而神秘的空间——空谷与幽窗,暗示着一种超凡脱俗的香气,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幅高雅的画卷。
颔联“空谷冲寒魂不寐,幽窗生雪梦初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空谷中的寒冷并未使诗人沉睡,反而激发了他的精神,如同在雪后的清晨,梦境初醒,心灵得到了净化和觉醒。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觉醒。
颈联“一根妙处藏三极,万理昭然散六经”,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一根代表了事物的本质或核心,三极可能指天地人三才,或是宇宙的三个基本要素,而万理昭然则表明了万物的道理都清晰可见,六经则是儒家经典,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承。这一联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尊崇。
尾联“彷佛我来姑射下,神人飞过海天青”,以姑射山为背景,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仙山,表达了诗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与神人共舞于碧蓝的天空之下。这一句不仅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也体现了诗人追求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超脱现实、充满哲思的艺术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及宇宙真理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