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早岁狂歌晚岁僧,名山赏过几千层。
沧桑风景随时幻,兀坐荒林对一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年放浪形骸,晚年归隐为僧的生活轨迹。"早岁狂歌晚岁僧",简洁明了地展现了他从青春时期的豪放不羁到晚年的宁静淡泊。"名山赏过几千层",则展现出诗人游历过的名山大川众多,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和人生感悟。
"沧桑风景随时幻",诗人感慨岁月如梭,自然景色瞬息万变,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最后,"兀坐荒林对一灯"描绘出他在荒凉的树林中静坐独处,只有孤灯相伴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然,以及对禅定生活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经历的对比,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体现了阎尔梅诗风的沉郁和哲理性。
不详
因生而耳长大,白过于面,、蹈东和尚,汉族,江苏沛县人。明崇祯三年举人,为复社巨子。甲申、乙酉间,为史可法画策,史不能用。乃散财结客,奔走国事。清初剃发号蹈东和尚。诗有奇气,声调沉雄。有《白耷山人集》。逝后,子孙私上谥号 ''文节''。其身为日月堂八世
繁华速老是春天,花极浓时落更先。
遁野有情看拾翠,封侯无相写凌烟。
心悲晚景歌皆痛,士遇奇才恨亦怜。
我去君留仍暂事,成功者退记他年。
君妇持家政,于归尔在前。
蕙兰题姓氏,荆布择姻缘。
正色常忠谏,平心每善全。
嗟乎真畏友,一夕径飘然。
万里风闻海上兵,江南消息未分明。
行藏唯恐惭师友,离乱无因问死生。
再返皋桥迷旧庑,重逢市倅失真名。
潜踪直入趺堂拜,错愕相看忾一声。
武昌城下竞舟时,恰好相逢正则祠。
阻暑聊为无赖饮,游山喜作不情诗。
甘陵自昔多君子,江夏于今诵小儿。
北去有人如问我,但云僧矣尚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