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弁山

我欲到斯境,岁月良已深。

今晨为兹游,酬我夙昔心。

悠悠冈坂长,惨惨风云阴。

微雨迫短日,飘然洒衣襟。

娄欲还吾驾,去意复难任。

逍遥得所止,林竹自萧森。

素琴不须弹,山水有清音。

邈在樊笼外,尘想何由侵。

况怀冥绝理,去此将焉寻。

他山岂不好,聊尔非所钦。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孟頫对弁山的向往与游历之情。开篇“我欲到斯境,岁月良已深”表达了诗人对弁山的渴望已久,但因时间久远而未能成行。接着“今晨为兹游,酬我夙昔心”则表明今日终于得以实现愿望,内心充满满足与喜悦。

“悠悠冈坂长,惨惨风云阴”两句以景物描写渲染出弁山的辽阔与神秘氛围,同时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随后“微雨迫短日,飘然洒衣襟”描绘了雨中登山的情景,雨丝轻柔地落在衣襟上,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清凉感。

“娄欲还吾驾,去意复难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想返回,却又难以割舍对弁山的留恋。最后“逍遥得所止,林竹自萧森”描绘了诗人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置身于林竹之间,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素琴不须弹,山水有清音”暗示诗人无需借助外物,自然界的声响本身就是最美的音乐。接下来“邈在樊笼外,尘想何由侵”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束缚,心灵得到了净化与自由。

“况怀冥绝理,去此将焉寻”则流露出诗人对超脱世俗、探寻真理的渴望。最后“他山岂不好,聊尔非所钦”表明虽然其他山峰也美丽,但弁山的独特魅力让诗人难以忘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过程。

收录诗词(549)

赵孟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字:子昂
  • 号:松雪
  • 籍贯:松雪道
  • 生卒年:1254—1322

相关古诗词

二月二日尊经阁望郊外山水二首(其一)

朝登西北楼,遐景舒我怀。

熹微晨光动,窈窕春增华。

草木罕悴色,山川一何佳。

悠然斜川意,千载与我谐。

及兹春服成,言咏乐无涯。

此理将不泯,弃之良可嗟。

形式: 古风

二月二日尊经阁望郊外山水二首(其二)

日出群动作,鸡犬亦复喧。

渺渺孤舟发,翩翩栖鸟迁。

先师有明训,政在善利间。

结发事诗书,於今益可怜。

况兹去古远,淳风未易还。

吾行亦聊尔,一览可忘言。

形式: 古风

次韵舜举四慕诗

子晰有高志,悠然舞雩春。

接舆谅非狂,行歌归隐沦。

周也实旷士,天地视一身。

去之千载下,渊明亦其人。

归来北窗里,势屈道自伸。

仕止固有时,四子乃不泯。

九原如可作,执鞭良所欣。

形式: 古风

春思

春柳黄如鹅,春风扬绿波。

美人在何许,忽若阻山阿。

攀条弄白日,常恐岁蹉跎。

怀思郁不舒,佳期将奈何。

良辰难骤得,临风空浩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