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狱思母八首依前韵(其八)

义当灰骨答君宽,身愧完名拂母欢。

初度先成垂老别,南音岂作等闲弹。

恋闱恍惚寻残梦,继血潺湲出寸丹。

但得生还重聚首,风光不为暂离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国维在狱中思念母亲所作,情感深沉,充满对母爱的感激与怀念。

首句“义当灰骨答君宽”,表达的是诗人认为自己应当以牺牲个人利益来报答母亲的宽厚与慈爱。这种舍小我为大义的精神,体现了对母亲无私奉献的深刻理解与敬仰。

“身愧完名拂母欢”一句,诗人自责于未能完成自己的名声,却让母亲感到失望。这反映了诗人对母亲情感的深切体察,以及对自己行为可能给母亲带来不悦的内疚。

“初度先成垂老别”,描述了诗人即将离开人世时,与母亲的初次相遇却成了最后的告别。这一句充满了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与母亲相聚时光的珍惜。

“南音岂作等闲弹”,表达了诗人对南方家乡音乐的珍视,认为它不仅仅是音乐,更是对故乡和母亲的深深怀念。这句诗将音乐与情感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母亲的深厚情感。

“恋闱恍惚寻残梦”,诗人回忆起与母亲相处的梦境,这些梦境虽然模糊,却充满了对母亲的眷恋之情。这句诗通过梦境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

“继血潺湲出寸丹”,“继血”指的是血脉相连,“寸丹”则比喻诗人对母亲的深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情厚意,如同血液般流淌不息。

最后一句“但得生还重聚首,风光不为暂离阑”,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活着回到母亲身边,与她再次团聚的愿望。这句诗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以及对与母亲团聚的强烈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爱与怀念,以及对生命、亲情和团聚的渴望。

收录诗词(79)

张国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崇祯初擢刑科给事中,劾罢阉党副都御史杨所修等,尝谏帝“求治太锐,综核太严”。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以农民军势盛,请割安庆等府,另设巡抚。后代陈新甲为兵部尚书。十六年,以清兵入畿辅,下狱,旋得释。命赴江南练兵输饷。南都陷,请鲁王监国,任兵部尚书,督师江上。还守东阳,兵败投水死。有《吴中水利书》、《张忠敏公遗集》

  • 字:九一
  • 号:玉笥
  • 籍贯:浙江东阳
  • 生卒年:1595—1646

相关古诗词

释用思母八首再依前韵(其一)

枯株忽荷再生恩,拊畜身存积思繁。

近恋枫宸摅荩悃,遥依萱树释惊魂。

樊笼乍脱期还哺,禄养重欢戒素飧。

三月乡愁烽火遍,万金归信到衡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释用思母八首再依前韵(其二)

寻常昼锦舞斑希,返及春华好试衣。

寿母晨昏仍慰望,塞翁得失尽忘机。

小人久缺三牲养,君子今歌四牡依。

节制喜连桑梓地,不因远志弃常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释用思母八首再依前韵(其三)

马老知途未舍诸,鸡初离镬翰音舒。

还乡遍喻相如檄,隆养高旋季子舆。

驿路花明迎采韨,庭闱风暖动长裾。

驰驱便道申归省,政效怀安恋敝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释用思母八首再依前韵(其四)

每闻噬指怅音迟,秣马晨征浥露滋。

企望高堂华若锦,宠衔王命贲如丝。

帘前爱日鞲时卷,袖里清风橐自垂。

无限天伦离合意,开颜加膳更含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