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阳罗堡

微雨萧萧湿行李,马头即见长江水。

烟浦明侵白鸟边,风帆乱入青天里。

故人南北久离居,况复经年无素书。

明日重吟汉阳树,何须不食武昌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书阳罗堡》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首句“微雨萧萧湿行李”,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细雨绵绵、湿润行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接着,“马头即见长江水”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辽阔的长江,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壮丽景色。

“烟浦明侵白鸟边,风帆乱入青天里。”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江面的宁静与动态美。烟雾缭绕的江边与飞翔的白鸟相互映衬,而远处的风帆则在蓝天中穿行,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又充满活力的画面。

后两句“故人南北久离居,况复经年无素书。”转而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长时间的分离之后,连一封简短的信件都难以收到,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沉又略带无奈。

最后,“明日重吟汉阳树,何须不食武昌鱼。”诗人设想了未来的场景,即使不能与友人相聚,也愿意再次吟诵汉阳的树木,品尝武昌的美食,以此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双剑图歌

莫邪干将古神剑,得水化作双龙翔。

斗间宝气入江灭,波里金鳞翻日光。

道人笔锋如剑利,亦能化龙致神异。

黑风屃屃涛欲立,白日阴阴雨将至。

忽然逢之不敢窥,爪甲云气常淋漓。

便愁中夜雷霆怒,两龙乘云尽飞去。

形式: 古风

金人击鞠图

古来北方善骑射,材力往往矜豪雄。

吾观《金人击鞠图》,意气已欲横土中。

黄旗雕羽指天黑,绣柱龙鳞掀日红。

鸣鞭纵辔捷一发,左回右折如旋风。

流星迸乱拂衣里,飞电翕忽生马鬃。

极知此艺较轻矫,驰骋亦似观成功。

后来唇齿不自惜,纵习武勇终亡国。

当时得失争一丸,百岁安危复何益。

形式: 古风

题笃御史海鹘图

空庭海鹘谁所状,海气初高鹘神王。

云脚西腾弱水涯,潮头东出飞霞上。

此时扶桑色始分,下视百鸷空其群。

日中金乌侧相避,篱下凡禽何足论。

形式: 古风

孙伯大山水图

斋居胡为见云壑,白日虚岚满秋幌。

何水深蟠地底回,层崖险历空中上。

苍茫不知开辟始,咫尺须论数千丈。

林湍远岫微有无,岩畔精蓝蔚萧爽。

杂树悬罗拂轻黛,寒松覆谷含清响。

仙源或在人间世,洞口孤舟欲长往。

嗟我平生最漂泊,中年万事何鞅掌。

忆昨征行多所经,至今绝境怀幽想。

雷霆半夜山忽至,风雨三春石应长。

对坐聊歌隐士芝,无因一试仙人杖。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