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

大名千古似公无,莘野隆中迹竟符。

汉室昔难兴礼乐,孔门已得厕程朱。

心存正统何论魏,衅起东邻合罪吴。

天定孰能终难回,空留造化继三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对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的颂扬与评价。诗人周馨桂以“武侯”为题,通过对比诸葛亮与历史上的其他重要人物,如汉室、孔子及其后学程颐、朱熹,以及魏国和吴国,来展现诸葛亮在历史进程中的独特地位。

首联“大名千古似公无,莘野隆中迹竟符”,开篇即高度赞扬诸葛亮的大名流传千古,其足迹与智慧仿佛与古代圣贤并肩,特别是与隐居于莘野、隆中的先贤们相呼应,暗示诸葛亮的智慧与这些历史人物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或相似之处。

颔联“汉室昔难兴礼乐,孔门已得厕程朱”,将诸葛亮置于历史的宏阔背景中,指出在汉室衰微、难以恢复礼乐秩序的背景下,诸葛亮却能够从孔门中汲取智慧,甚至与后来的理学大师程颐、朱熹相提并论,强调了诸葛亮在儒家思想传承与创新中的重要角色。

颈联“心存正统何论魏,衅起东邻合罪吴”,进一步探讨诸葛亮的政治立场与策略。诸葛亮忠心耿耿地维护着蜀汉的正统地位,不因魏国的强大而动摇,也不因吴国的威胁而轻易妥协,展现了他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尾联“天定孰能终难回,空留造化继三谟”,则表达了对诸葛亮命运的感慨。尽管诸葛亮拥有卓越的才能和远见,但天命难违,最终未能改变历史的走向。然而,他的智慧与贡献,如同自然界的造化一般,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并继续影响着历史的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生平与成就的回顾与评价,不仅赞美了他的历史地位与个人魅力,也深刻反思了个人努力与历史进程之间的复杂关系。

收录诗词(256)

周馨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诸生。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 字:小山
  • 籍贯:顾山

相关古诗词

新春呈吴稼堂茂才外叔舅

献岁无他往,连朝笑语亲。

名难齐李郭,村舍号朱陈。

暄曝莱衣暖,樽开杜酒新。

平生最相契,公外更何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对香山作

朝暮何所事,悠悠对香山。

香山长向人,行人乃暂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读史

知己从来足涕零,高风寥若落残星。

长吟少谷山人事,泪尽吴江计改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咏史三首(其一)夷门

久留车骑立夷门,屠者同怀下士恩。

当日巧成公子誉,踰垣往事又谁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