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三首(其一)夷门

久留车骑立夷门,屠者同怀下士恩。

当日巧成公子誉,踰垣往事又谁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段历史故事,通过“久留车骑立夷门”这一句,展现了一个久候于夷门的场景,夷门在此处特指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的北门,常被用来比喻贤士隐居之地。接着,“屠者同怀下士恩”一句,点明了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位屠夫,他以平等之心对待士人,体现了古代社会中下层百姓对知识与人才的尊重和欣赏。

“当日巧成公子誉”,这句话暗示了这位屠夫因为某种机缘巧合,赢得了贵族公子的赞誉,可能是因为他的行为、品德或是某种技艺得到了认可。这种转变不仅展现了个人命运的奇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于才德兼备之人的普遍推崇。

最后一句“踰垣往事又谁论”,则以一种淡淡的哀愁,表达了对过往事迹的追忆与感慨。这里的“踰垣”可能暗指越过城墙或障碍,象征着突破常规、追求自由或实现理想的行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曾经的壮举是否还能被人铭记,是否还有人愿意去讨论和传颂,成为了诗人深思的问题。这句诗不仅是对特定历史人物的反思,也是对历史记忆与传承的普遍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个具体的历史片段,巧妙地融入了对人性、社会、历史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56)

周馨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诸生。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 字:小山
  • 籍贯:顾山

相关古诗词

咏史三首(其二)李斯

狱中书复出圜扉,小叙前动泪满衣。

不是微臣轻惜死,只怜无面见韩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咏史三首(其三)赵普

佐面动高遇亦隆,曾闻自诩读书功。

鄙夫章句分明在,未及当时半部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渔洋

煌煌新城公,蔚为诗人宗。

维时要路人,称觞宏阁中。

有人持金笺,请诗铭其功。

屈笔媚权贵,夫岂君子风。

慨然谢之去,长啸气若虹。

偏于邵潜邢昉徒,生死拯困穷。

九原不可作,士将安所从。

形式: 古风

偶成

偶来川上水盈盈,逝者如斯悟性情。

至竟东流同到海,何须泾渭太分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