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其一)

君子勿郁郁,听我青蝇歌。

人间少平地,森耸山岳多。

折辀不在道,覆舟不在河。

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叔孙毁仲尼,臧仓掩孟轲。

兰艾不同香,自然难为和。

良玉烧不热,直竹文不颇。

自古皆如此,其如道在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君子不应过于忧郁,听我吟唱青蝇之歌。
人世间平坦之地稀少,高耸的山峦众多。
车轴折断不在道路,船只翻覆不在河流。
要知道,即使是微小的水,日积月累也会形成汹涌的波涛。
叔孙诋毁孔子,臧仓诽谤孟子。
兰花和艾草香味各异,自然难以调和。
好玉即使加热也不会变热,直竹纹路始终如一。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但如何坚守正道呢?

注释

郁郁:忧郁不振。
青蝇:比喻小人或琐碎之事。
平地:平坦的地方。
森耸:形容山峰高耸。
辀:古代的一种车轴。
道:道德、正道。
覆舟:比喻颠覆或失败。
一尺水:比喻微小的事物。
叔孙:鲁国大夫。
仲尼:孔子的字。
臧仓:孟子的反对者。
兰艾:兰花和艾草,象征贤与不肖。
良玉:优质玉石。
颇:偏差,不均等。

鉴赏

这首诗语言质朴,意蕴深长,充满了对人生困境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君子勿郁郁”开篇,劝诫读者即使面临挫折和非议,也不要沮丧气馁,而应该聆听生命中的歌声,即便是那微不足道的“青蝇歌”。这里的“青蝇”,既可解作生活中那些看似微小却不可忽视的声音,也象征着诗人自身被边缘化的声音。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人间景象:“人间少平地,森耸山岳多。”这里的“平地”寓意为心灵和社会的平静,而“森耸山岳多”则形象地表达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在下一节中,“折辀不在道,覆舟不在河”进一步强化了前面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比那些失去方向的车辆(折辀)和翻覆在外的船只(覆舟),指出了生命中的迷茫与无助。

“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则是对时间流逝和危机四伏的一种警示。水面上的波澜虽然起初微不足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能汇聚成不可预测的巨浪。这既可以理解为对个人命运变化无常的提醒,也可视作对于社会动荡不断演变的深刻认识。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叔孙毁仲尼,臧仓掩孟轲”等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曾经被误解、贬低的人物的同情与认同。这里通过对古代圣贤的引用,强调了历史上知识分子和正直之士常遭受不公待遇。

“兰艾不同香,自然难为和”则以植物比喻人性与品格的多样性,表达了对个体差异性的尊重,也隐含着诗人对于社会中无法调和矛盾的无奈感受。

“良玉烧不热,直竹文不颇”一句,则以良玉不被火焰熔化、直竹坚守本性为喻,表达了对坚持真理和品格不渝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最后,“自古皆如此,其如道在何”则是诗人对历史规律的一种反思。它既是对于人类社会中某些永恒不变的现象的感慨,也是在寻找着通往真理与和谐之路的方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坚守与追求。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听琴

飒飒微雨收,翻翻橡叶鸣。

月沈乱峰西,寥落三四星。

前溪忽调琴,隔林寒琤琤。

闻弹正弄声,不敢枕上听。

回烛整头簪,漱泉立中庭。

定步屐齿深,貌禅目冥冥。

微风吹衣襟,亦认宫徵声。

学道三十年,未免忧死生。

闻弹一夜中,会尽天地情。

形式: 古风

听蓝溪僧为元居士说维摩经

古树少枝叶,真僧亦相依。

山木自曲直,道人无是非。

手持维摩偈,心向居士归。

空景忽开霁,雪花犹在衣。

洗然水溪昼,寒物生光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吴安西馆赠从弟楚客

蒙笼杨柳馆,中有南风生。

风生今为谁,湘客多远情。

孤枕楚水梦,独帆楚江程。

觉来残恨深,尚与归路并。

玉匣五弦在,请君时一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其一)

洛河向西道,石波横磷磷。

清风送君子,车远无还尘。

春别亦萧索,况兹冰霜晨。

零落景易入,郁抑抱难申。

百宵华灯宴,一旦星散人。

岁去弦吐箭,忧来蚕抽纶。

绵绵无穷事,各各驰绕身。

徘徊黄缥缈,倏忽春霜宾。

相为物表物,永谢区中姻。

日嗟来教士,仰望无由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