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君秀晋人尝为司竹监使因祖渊明尝游五柳庄为立五柳祠在县东西原方见有祠堂诗碑向禹城侯先生司竹时与扶风张明叙六曲李仲常凤翔董彦材从之学如白云楼海棠馆所谓胜游也兵后吾弟主之亦西州衣冠之幸感今慨昔不能不惘然也握手一笑知复何年敢先此以为质兼示鄠亭赵秀才(其一)

家世江头令,风流竹里仙。

海棠烘晓霁,野笋淡春烟。

尊俎违今日,弦歌记昔年。

挂冠吾有意,送老白云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杨奂所作,以陶渊明和五柳庄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对往昔胜游的怀念以及对战乱后和平时期的感慨。首句“家世江头令,风流竹里仙”暗示了作者家族的来历和自身的高雅气质,如同竹林中的隐逸仙人。接下来,“海棠烘晓霁,野笋淡春烟”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海棠花开在雨后阳光中,野外春笋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尊俎违今日,弦歌记昔年”表达了对昔日宴饮弦歌的美好回忆,与今日的离别形成对比。“挂冠吾有意,送老白云边”则透露出诗人想要归隐山林,过着闲适生活的愿望,以白云为伴度过余生。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有对当下时局的忧虑,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18)

杨奂(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名知章。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 字:焕然
  • 籍贯:乾州奉天

相关古诗词

读汝南遗事(其一)

轵道牵羊事已非,更堪行酒着青衣。

里头婢子那知此,争逐君王烈焰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