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君秀晋人尝为司竹监使因祖渊明尝游五柳庄为立五柳祠在县东西原方见有祠堂诗碑向禹城侯先生司竹时与扶风张明叙六曲李仲常凤翔董彦材从之学如白云楼海棠馆所谓胜游也兵后吾弟主之亦西州衣冠之幸感今慨昔不能不惘然也握手一笑知复何年敢先此以为质兼示鄠亭赵秀才(其四)

老病乡心重,艰危世契疏。

少年知自立,近日定何如。

渭上千丛玉,陂头半尺鲈。

往来元不恶,容我坐篮舆。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杨奂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老病岁月的感慨以及对社会变迁的忧虑。首句“老病乡心重”揭示了诗人的晚年心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更为深沉。次句“艰危世契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

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独立精神,“少年知自立”,而如今面对艰难时局,不禁询问自己境况如何。“渭上千丛玉,陂头半尺鲈”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暗示了诗人对往昔宁静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的无奈。

“往来元不恶,容我坐篮舆”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迈,但仍希望能以简朴的方式继续游历,享受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体现了金末元初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118)

杨奂(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名知章。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 字:焕然
  • 籍贯:乾州奉天

相关古诗词

读汝南遗事(其一)

轵道牵羊事已非,更堪行酒着青衣。

里头婢子那知此,争逐君王烈焰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读汝南遗事二首(其二)

六朝江水故依然,隔断中原又百年。

长笑桓温无远略,竟留王猛佐苻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读通鉴

风烟惨澹驻三巴,汉烬将燃蜀妇髽。

欲起温公问书法,武侯入寇寇谁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紫阳阁

碧瓦朱甍动紫烟,清风吹袂渺翩翩。

梦回忆得三生事,悔落黄尘六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