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
柴门客去残阳在,药圃虫喧秋雨频。
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
深山兰若何时到,羡与闲云作四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远离尘世,到东林去寻求一片净土的心愿。然而,这个愿望还未能实现,因为家中还有年幼的儿女尚未成长独立。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家庭责任的牵挂。
接下来的“柴门客去残阳在,药圃虫喧秋雨频。”则描绘了一种秋日黄昏时分的景象。柴门是简单的家门,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居所;“客去”表明来访者已经离开,而“残阳在”则说明天色未完全暗下来,时间尚早,但已有秋意。这两句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情感。药圃中的虫子开始鸣叫,秋雨也频繁地降临,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景象,也映衬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则是说诗人选择了靠近水源的地方作为自己的隐居之所,与世间的喧嚣保持距离。梅市可能指的是一个偏远的小镇或集市,这里的生活安静而淡泊。曝衣,即晾晒衣服,多笑阮家贫,则表明诗人对自己家的贫穷感到释然,并以此为乐。
最后,“深山兰若何时到,羡与闲云作四邻。”则是诗人的进一步愿望,他渴望能进入深山之中,与兰草为伴,与闲适的云彩成为邻里。这两句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烦恼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平淡生活的追求,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对家庭责任的矛盾。
不详
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渐向浮生老,前期竟若何。
独身居处静,永夜坐时多。
厌逐青林客,休吟白雪歌。
支公有遗寺,重与谢安过。
解带独裴回,秋风如水来。
轩墀湿繁露,琴几拂轻埃。
晨鸟犹在叶,夕虫馀囗苔。
苍然发高兴,相仰坐难陪。
雁响天边过,高高望不分。
飕飗传细雨,嘹唳隔长云。
散向谁家尽,归来几客闻。
还将今夜意,西海话苏君。
野客居铃阁,重门将校稀。
豸冠亲谷弁,龟印识荷衣。
座右寒飙爽,谈馀暮角微。
苍生须太傅,山在岂容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