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京寺栖禅久,霞城去路长。

江波收积潦,风信促归航。

坐榻新蒲稳,斋盂早稻香。

遥知掩扉处,森斗万峰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得象所作的《送梵才大师归天台》。诗中描绘了禅者在京都寺庙中长期修行的生活,以及大师即将踏上归乡之路的情景。"霞城去路长"表达了对远方天台山的遥远和归程的漫长感。"江波收积潦"写出了江面水势消退,暗示季节变化,为大师的归航提供了适宜的条件。"风信促归航"进一步强调了风向的变化催促着大师启程。

诗人通过"坐榻新蒲稳,斋盂早稻香"这两句,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大师日常生活的简朴与自然的美好,蒲草的新鲜和早稻的香气都充满了禅意。最后两句"遥知掩扉处,森斗万峰傍"以想象的手法,描绘出大师归隐之处的壮丽山景,表达了对大师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禅者的日常生活和归途景色,寓含了对禅修生活的赞美和对大师的祝福,体现了宋诗的淡泊意境和深沉情感。

收录诗词(23)

章得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僧归护国寺

京尘拂尽一囊轻,归思飘然入杳冥。

五两风高飞榜急,八重山秀倚天青。

供花林鸟窥禅熟,闻咒潭龙起蛰醒。

他日可容攀社侣,篮舆终待叩松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桐柏崇道观

万仞攀萝上翠岑,豁然平地九峰心。

参差珠树和云出,咫尺丹霄有路寻。

洞口碧畦长种玉,坛边古篆欲生金。

桑田未变桃先熟,唯见蓬莱水浅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留题宝相寺

天台四面翠如屏,洞穴幽奇地最灵。

百尺岩中真像在,千年涧畔古松青。

路傍断石留神迹,壁上遗文缺旧铭。

我是丹丘仙郡守,暂来犹似觉魂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题东掖山承天院

闻说新庵号白莲,五峰环绕布金田。

虎溪社共何人继,佛龛灯从几代传。

岚色排空长似画,松枝偃盖不知年。

劳生已作归休计,愿解尘缨结净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