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萱堂

萱草生庭阶,慈母居高堂。

托此忘其忧,永言跻寿康。

人言千岁桃,可以献寿觞。

萱草儿女花,岂解凌风霜。

宁知孝子心,爱日日为长。

小草固无情,我心岂能忘。

朝餐芼其荣,夕佩纫其芳。

烦忧阮云释,寿考而无疆。

伯兮如可续,再赋难老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寿萱堂》是明代诗人邓林所作,以萱草为象征,表达了对母亲长寿安康的美好祝愿。诗中将萱草比作慈母,寓意萱草如同母亲一般,能够抚慰人心,消除忧愁,带来长久的幸福与健康。

“萱草生庭阶,慈母居高堂。”开篇即以萱草与慈母相联系,形象地描绘了萱草在庭院中的生长,象征着慈母在家中高居,温馨而安详。萱草,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能够忘却忧愁的植物,诗中借此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托此忘其忧,永言跻寿康。”通过“托此”二字,诗人表达了借助萱草的力量,希望母亲能够忘记忧愁,健康长寿。这一句既是对萱草的赞美,也是对母亲深深的祝福。

“人言千岁桃,可以献寿觞。萱草儿女花,岂解凌风霜。”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萱草与传说中的千岁桃进行比较,指出萱草虽非长寿之物,但其精神价值在于能够陪伴母亲度过岁月,抵御生活的风霜。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萱草独特价值的理解和赞赏。

“宁知孝子心,爱日日为长。”孝子之心,日复一日地为母亲带来温暖与关怀,这种无私的爱,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让母亲感受到永恒的陪伴与呵护。

“小草固无情,我心岂能忘。朝餐芼其荣,夕佩纫其芳。”诗人以小草虽无情,但孝子之心却能铭记萱草的美好,通过日常的饮食与佩戴,将萱草的荣华与芳香融入生活,以此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与敬爱。

“烦忧阮云释,寿考而无疆。”在孝子的关爱下,母亲的烦忧得以释放,健康长寿成为可能,这份爱意如同无尽的海洋,深沉而广阔。

“伯兮如可续,再赋难老章。”最后,诗人以“伯兮”(古代对兄长的尊称)为喻,表达了对兄长的尊敬与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母亲长寿的无限渴望,希望这份美好的祝愿能够延续下去,成为一首永远唱不完的颂歌。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通过对萱草的赞美,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敬爱与祝福,以及对家庭和谐、长寿安康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446)

邓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李教授孟昭

北风鸣空枝,九秋聿云暮。

鸿雁呼其群,蟋蟀入我户。

感时念良友,邂逅惊相遇。

容颜欲衰朽,情怀喜如故。

彝言慰契阔,亹亹露情素。

垆头酒屡赊,霜后菊犹吐。

欢乐曾未涯,飘零等朝露。

旅魂招不来,归衬即长路。

长路浩漫漫,家山杳何处。

执绋一长号,老泪倾如澍。

伊昔少壮年,读书有名誉。

丘园起遗逸,云汉进高步。

出入金马门,校雠玉堂署。

富贵本无心,功名何由累。

功成荷一毡,振铎东西去。

归来拟身乞,再适烟萝趣。

彼苍不憖遗,膏肓潜二竖。

人生天地间,百岁犹旅寓。

死也反其真,浮名非所慕。

不见古今人,累累北邙墓。

谁能持此身,永同金石固。

形式: 古风

孙处士挽诗

孙君高世士,养晦烟萝中。

三秀咽沆瀣,九还炼芙蓉。

所期后天老,辟谷追赤松。

谁云金石姿,翻与蒲柳同。

倏若朝露晞,洎若逝水东。

黄山失故色,白杨起悲风。

潜德未昭晰,遗恨无终穷。

些馀蒿里曲,猿鹤啼苍空。

形式: 古风

游上天竺寺分韵得壑字

胜日拉良朋,肩舆出西郭。盘盘松绕径,■㶁水赴壑。

行到水穷处,好山违佛国。

岳莲倚天开,小朵青欲落。

下竺与中竺,咫尺相联络。

上竺犹在望,白云飞漠漠。

更前二三里,五峰起参错。

绀宇敞其中,紫翠映丹雘。

礼佛诚方露,探奇兴随作。

跻扳至半山,有亭颇幽豁。

小憩未移时,暮烟起丛薄。

或言林有虎,闻者尽惊愕。

踉跄遽回步,雅怀转萧索。

老僧城中回,延登最高阁。

言言相慰藉,情况殊不恶。

开炉煨大瓶,自取佳茗瀹。

清供出斋厨,亦稍行杯酌。

谈论过夜分,斜月射帘箔。

栖禅七尺床,雅称伸闲脚。

身安梦亦便,逍遥偏寥廓。

似见白衣人,晨钟忽惊觉。

自笑利名缰,羁人甚于缚。

起来万虑生,衣裳颠倒着。

留诗谢老僧,更订重来约。

形式: 古风

积善堂

积土成丘阜,积水成汪洋。

善道苟能积,所成胡可量。

有美存耕翁,深居积善堂。

试问所积由,奕世来已长。

大善固当为,小善亦难忘。

小善济一物,大善惠一方。

可以心存术,难以言语详。

我闻存耕言,起立视穹苍。

易曰有馀庆,书言降百祥。

有如持左券,责彼以必偿。

宜尔子若孙,永世蕃且昌。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