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君注起居同左史,我为委吏退延和。
共经南陌东风急,侧帽偷看意已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五月十四日与子华自内中归》,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子华一同从皇宫归来的情景。"君注起居同左史"一句,暗示子华可能在宫中负责记录皇帝的日常活动,类似于左史的职责。"我为委吏退延和"则表明诗人自己担任的官职较为闲散,可能是在延和殿外等候。他们共同经历着南陌上的急风,诗人"侧帽偷看"的动作,流露出对宫中生活的微妙情感,既有羡慕又有几分自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以及对宫廷生活的淡淡感慨,语言简洁,情感含蓄。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百草堪为药,舟行不及收。
岸旁萧与艾,从听到寒休。
佳人五色缕,道士张囊符。
瘦臂不中系,百邪何用驱。
有酒不病饮,况无菖蒲根。
空怀楚风俗,角黍吊沉魂。
四字丹书万仞崖,神清之洞锁楼台。
烟霞极目无人到,鸾鹤今应待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