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嚣、隐逸田园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昨夜雨后今日出舟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昨夜扁舟雨一蓑"这一句设置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萧瑟的氛围,"满江风浪夜如何"则通过提问的形式,将读者的情感引向那夜晚的波涛声中,让人不禁想象那狂野而又神秘的景象。
"今朝试捲孤篷看",诗人在雨后的清晨,推开舟窗,观赏外面的世界。这个动作既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欣赏,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依旧青山绿树多"则表明尽管昨夜的风雨可能带来了某些变化,但大自然的本质——那些青山绿树,依然如故,这给人以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永恒与生命情感的丰富多彩。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平和、宁静生活态度的向往,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自然之美的珍视。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
光风浮碧涧,兰杜日猗猗。
竟岁无人采,含薰祇自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