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待制挽诗(其二)

生不饵柏寺,死才跨松阶。

浮云忽易灭,明月终难埋。

宇宙卓有立,江山渺无涯。

掩卷独搔首,西风知此怀。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翻译

活着时不愿栖身于柏树庙宇,直到死后才踏上松木台阶。
浮云瞬息消散,明亮的月亮却难以遮掩。
在浩渺的宇宙中我卓然独立,祖国的山河广阔无垠。
合上书卷独自挠头思索,西风似乎懂得我的情怀。

注释

生:活着。
饵:栖身。
柏寺:柏树庙宇。
死:死亡。
跨:踏上。
松阶:松木台阶。
浮云:轻飘的云彩。
忽易灭:瞬息消散。
明月:明亮的月亮。
埋:遮掩。
宇宙:浩渺的宇宙。
卓有立:卓然独立。
江山:祖国的山河。
渺无涯:广阔无垠。
掩卷:合上书卷。
独搔首:独自挠头。
西风:秋风。
此怀:我的情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表达了对范待制(可能是某位官员)的深深怀念。诗中通过描绘生前与死后的场景,展现出对人生无常和永恒主题的思考。

"生不饵柏寺,死才跨松阶",这两句暗示了范待制的一生并未追求出世的清修生活,而是活跃于尘世,直到去世才与自然融为一体,跨过松木搭建的灵阶。

"浮云忽易灭,明月终难埋",运用比喻,说明人生如浮云般短暂易逝,而范待制的精神或遗志却像明月那样,虽然肉身消亡,但精神永存,难以被埋没。

"宇宙卓有立,江山渺无涯",诗人感慨范待制在广阔天地间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他的品格如同矗立的山河,虽渺远无垠,但影响深远。

最后两句"掩卷独搔首,西风知此怀",诗人合上书卷,独自沉思,只有西风似乎能理解他此刻的哀思和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是对逝者的悼念,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收录诗词(1042)

洪咨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 字:舜俞
  • 号:平斋
  • 籍贯:汉族
  • 生卒年:1176~1236

相关古诗词

范待制挽诗(其一)

太白晓燄燄,飞鸿秋冥冥。

气节蚤已劲,勋名晚逾馨。

冰霜蜀栈蹇,风雨秦关腥。

一范不可作,岷峨千古青。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范漕季克云坡

西来一鹤山泽臞,春风六辔闲且都。

公馀镜月昼阴寂,睡起手校群芳图。

海棠酣透燕王邸,豹血深染重氍毹。

昌南别派更奇绝,丰容靓饰香生肤。

牡丹鼎盛汉川谱,行辈近许天彭俱。

翠微㔩叶光照路,马上秦虢须人扶。

凤州杨柳足佳思,苒苒百尺青流苏。

黎州菊华抱劲节,濯濯一丈黄襜褕。

老成典刑识菌桂,晚出姓字闻珊瑚。

石蝉风味更清烈,比屋梓益梁夔巫。

丰年乐事与民共,浣花寻胜时骑驴。

珍葩异卉价如玉,烂买西产归东吴。

云坡手种五色锦,遍地步障金谷无。

花光深处澹容与,碧瞳如水霜髯须。

公家鸱夷老仙伯,功成始去浮江湖。

中原赤子未奠枕,而忍独乐盟鸥凫。

湘江之西勒浯石,瀚海之北封狼胥。

归来岸帻坐想雪,太白万里峨眉孤。

气平德全纪渻子,宇定光发南荣趎。

不随造物共流转,玉立堂下松千株。

形式: 古风

金不换歌

东家鼎贵万户侯,西家暴富十谷牛。

唤丝呼竹进玉舟,把酒已作明朝愁。

中间人家贱贫惯,既得未得两无患。

晏眠起吃盦菜饭,饭罢乱拈书册看。

此乐名为金不换。

形式: 古风

雨中次韵(其二)

提壶劝饮元无秫,促织催机未有丝。

叶底蝉蟟尤更苦,吸风饮露伴人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