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雪艇风帆去玉京,故家猿鹤相欢迎。
九天气母壶中足,十月婴儿顶上行。
曾问何修能至此,但云无欲自然成。
夜来梦向山庄立,一炷清香彻太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雪艇风帆去玉京"一句,用雪作船,借风为帆,直达仙境,展现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而"故家猿鹤相欢迎"则表明即便在仙界,也不忘故乡之情,感受到了亲昵之间的喜悦。
接着"九天气母壶中足,十月婴儿顶上行"两句,借助了道教的修炼概念,将自然之气与人体相结合,表现了一种生命力与宇宙和谐统一的境界。这里的"九天"象征着最高的精神层次,而"十月婴儿"则是道家修炼中追求的一种纯净无暇的状态。
再看"曾问何修能至此,但云无欲自然成",诗人通过询问和回答的形式,表达了对修炼之道的理解。这里的"无欲"是一种超脱世俗欲望的心境,而"自然成"则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不强求的态度。
最后两句"夜来梦向山庄立,一炷清香彻太清",通过梦境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追求。"一炷清香"象征着心灵的纯净,而"彻太清"则是这种纯净的心境能够达到的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超脱尘世,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不详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胸次包天烛九垓,正须博大济时材。
朝从碧落抟风角,暮泛灵槎出斗魁。
别墅已将修竹隐,朱门仍向镜湖开。
如今且为苍生起,一取前贤气燄回。
鹤立青松老令威,佳辰山水倍清辉。
曾扶东壁排云出,几跨苍龙带雨飞。
竹簟水风须得意,玉堂春日即催归。
愿公与国为梁栋,千载煌煌照太微。
璞玉浑金表里同,心知言动有阴功。
一门人杰成龙种,三世科名各继宫。
华盖共瞻天座北,勾陈长扈帝垣中。
野人只待秋风起,去向西湖作钓翁。
万壑千岩映翠霞,越王城下竞传誇。
青天白日秘书舫,乳燕鸣鸠内相家。
高浪趣潮沧海直,大鹏横击五云斜。
自吹玉笛相为寿,昨夜菖蒲吐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