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金陵怀古》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盛符升所作,通过对南京(古称金陵)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首联“重向南邦忆少年,宫门仿佛戍楼边”以“重向南邦”开篇,点明了诗人再次来到金陵,心中涌起对少年时代的回忆,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交织在一起。接着,“宫门仿佛戍楼边”描绘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景象,昔日的皇宫与边防的戍楼相互映照,既勾勒出金陵曾经的辉煌,也暗示了其后来的衰败。
颔联“长陵松径来樵子,后苑湖阴宿钓船”进一步展开画面,长陵旁的松林小径上,樵夫们忙碌的身影与自然和谐共存;后苑的湖边,夜晚垂钓的船只静静地停泊,静谧而富有诗意。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沧桑的氛围,暗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颈联“故国几堪歌《玉树》,行人犹自怨金川”转而抒发对故国的深情与哀愁。《玉树》是古代的一首歌曲,常用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故国几堪歌《玉树》”,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眷恋,即使在今日,行走在金陵的行人仍能感受到那份哀怨与怀念。
尾联“却怜山色依然在,灵谷苍凉倚断烟”收束全诗,以山色依旧、灵谷苍凉的画面结束,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山色虽在,但人事已非,灵谷在断烟中显得格外苍凉,寓意着历史的无情与世事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陵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盛符升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