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其三)

竺乾心法拈花笑,洙泗家风鼓瑟希。

一问已应居第二,更询来处落三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竺乾的心法被拈花微笑所体现,洙泗的家风则通过鼓瑟的声音传达出来。
一个问题的回答已经足以位列第二,再询问来源则揭示了更多的深层含义。

注释

竺乾:古代印度和中国的合称,这里指佛教或儒家文化。
心法:佛教中指修行的法门或智慧。
拈花:佛教故事中的典故,禅宗大师拈花示众,不言而喻。
洙泗:洙水和泗水,孔子讲学的地方,代表儒家传统。
鼓瑟:象征音乐教育,儒家重视礼乐教化。
希:稀少、深奥。
居第二:排名第二。
来处:出处或来源。
落三机:揭示出更深的三层含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作品,题为《頔上人持莹萝月五诗见示因走笔和韵聊禦睡魔(其三)》。诗中,诗人以“竺乾心法”和“洙泗家风”两个典故,描绘了一种禅宗与儒家文化的交融。"竺乾心法拈花笑"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禅宗公案,通过拈花微笑传达深奥的佛法;"洙泗家风鼓瑟希"则暗指儒家的教化传统,如孔子在洙泗之间讲学,弦歌不辍。

"一问已应居第二",暗示了頔上人的智慧和回答的迅速,仿佛在问答中已占得上风;"更询来处落三机"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才思敏捷和对问题深入剖析的能力,言外之意是即使再追问,他也能够从容应对,不落俗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禅宗与儒家的意象,赞扬頔上人的学识和智慧,同时也寓含了对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欣赏。

收录诗词(351)

郑清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字:德源
  •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176—1251

相关古诗词

题东山上方

谢公雅志在东山,一入黄扉不复还。

公去我来山属我,为公偿却半生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题偃溪闻长老尧民击壤图

炊烟万井着僧居,人在康衢画不如。

寄语偃溪崖淡墨,图中添我一柴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赠李相士

未遇公卿尽好看,会将碧眼照人寒。

邯郸梦觉君休问,试卜何时可挂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赠育王堪笑翁

问讯瞿昙老比丘,灵山何似雪山头。

笑翁底事真堪笑,面似靴皮笑未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