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凤楼春望好,宫阙一重重。
上苑雨中树,终南霁后峰。
落花行处遍,佳气晚来浓。
喜见休明代,霓裳蹑道踪。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和平年代的喜悦之情。
"凤楼春望好,宫阙一重重" 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凤楼是皇宫中的高台或楼阁,这里用来指代观赏春色的佳所。"宫阙"通常指代城墙和城楼,此处形容其层叠重叠,显示出一副繁华壮丽的景象。
"上苑雨中树,终南霁后峰" 这两句具体描绘了春天的自然美。"上苑"可能指的是皇家园囿或宫廷周围的绿地,这里的树木在细雨中显得更加鲜活。"终南"通常指代终南山,霁后是指雨过天晴,此时的山峰清新脱俗。
"落花行处遍,佳气晚来浓" 描写了春日里花瓣纷飞的景象,无论走到哪里,都铺满了飘落的花瓣。"佳气"指的是美好的气息或氛围,这里的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空气中的花香变得越发浓郁。
"喜见休明代,霓裳蹑道踪"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年代的赞美。"休明"指的是太平盛世,即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时代。"霓裳"是一种华丽的服饰,这里用来比喻和平时期人们衣着整洁,生活富足。"蹑道踪"则形容人们行走在宽敞干净的大路上,无忧无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和平年代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不详
旧国经年别,关河万里思。
题诗凭雁翼,望月想蛾眉。
白发愁偏觉,归心梦独知。
谁堪离乱处,掩泪向南枝。
弟兄俱已尽,松柏问何人。
闻道茂陵山水好,碧溪流水有桃源。
赤城峭壁无人到,丹灶芝田有鹤来。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
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
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嘉辰复遇登高台,良朋笑语倾金罍。
烟摊秋色正堪玩,风惹菊香无限来。
未保乱离今日后,且谋欢洽玉山颓。
谁知靖节当时事,空学狂歌倒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