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令(其二)

旧日爱花心未了。紧消得、花时一笑。

几日春寒,连宵雨闷,不道幽欢少。

记得去年深院悄。□梁畔,一枝香袅。

说与西楼,后来明月,莫把菱花照。

形式: 词牌: 雨中花令

翻译

过去的对花的热爱还未消散,只消得在花开的时候享受片刻欢笑。
这几天春寒料峭,连着夜晚的雨让人感到压抑,不知道这样的宁静快乐时光太少了。
还记得去年的那个寂静深院,月梁旁边,有一枝花儿轻轻摇曳着香气。
告诉西楼那边,以后明亮的月光下,不要让菱花镜子映出我的孤独。

注释

消得:足以,能够。
幽欢:静谧的欢乐,此处指赏花带来的愉悦。
深院:庭院深处,隐秘安静的地方。
菱花:古代镜子的一种,这里代指镜子。

鉴赏

这首宋词《雨中花令(其二)》是程垓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词人对往昔花事的深深怀念。"旧日爱花心未了"表达了他对花卉的喜爱之情并未因时光流转而消减。"紧消得、花时一笑"则强调了他曾经在花开之时的欢愉和满足,仿佛那些短暂的快乐足以抵挡春寒和连绵的雨天带来的烦闷。

"几日春寒,连宵雨闷,不道幽欢少"进一步渲染了当前环境的阴郁,与过去的美好形成对比,突出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记得去年深院悄"回忆起去年此时,院落寂静,梁边一枝花儿独自飘香,画面温馨而静谧。

最后三句"□梁畔,一枝香袅。说与西楼,后来明月,莫把菱花照"是词人对西楼的嘱咐,希望明月不要打扰那枝花的静美,似乎在向花儿倾诉心声,也寓言着他对那段美好记忆的珍视,不愿被现实的琐碎所干扰。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通过对花事的追忆,展现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当下环境的无奈,以及对美好回忆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55)

程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正伯。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 籍贯: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86

相关古诗词

雨中花令(其三)

卷地芳春都过了。花不语、对人含笑。

花与人期,人怜花病,瘦似人多少。

闻道重门深悄悄。愁不尽、露啼烟袅。

断得相思,除非明月,不把花枝照。

形式: 词牌: 雨中花令

雨中花令(其一)

闻说海棠开尽了。怎生得、夜来一笑。

颦绿枝头,落红点里,问有愁多少。

小园闭门春悄悄。禁不得、瘦腰如袅。

豆蔻浓时,酴醾香处,试把菱花照。

形式: 词牌: 雨中花令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

宝林岩畔凌云路。记藉草、寻梅去。

咏绿书红知几度。

行云归后,碧云遮断,寂寞人何处。

一声长笛江天暮。别后谁吟倚楼句。

匀面照溪心已许。

欲凭锦字,写人愁去,生怕梨花雨。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临江仙(其二)

浓绿锁窗闲院静,照人明月团团。

夜长幽梦见伊难。瘦从香脸薄,愁到翠眉残。

只道花时容易见,如今花尽春阑。

画楼依旧五更寒。可怜红绣被,空记合时欢。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