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继学王公

大风卷地沙尘昏,十日不得一出门。

眼中俗子浩于海,思欲一见云中君。

云中之君玉为节,廌冠峨峨照晴雪。

振衣惊落琪树花,片片人间作明月。

有时霹雳生风雷,松声晓落青崔嵬。

众芳收雨作春色,瑶草绿遍三蓬莱。

有时笔端吐光怪,干将生花玉龙蜕。

广寒天上闻步虚,万壑千崖起秋籁。

嗟余困学无所成,仙家幸识黄麒麟。

愿从辋川觅诗法,白鸥飞入南山春。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仙境画卷。开篇以“大风卷地沙尘昏”渲染出一种混沌与压抑的氛围,紧接着“十日不得一出门”进一步强调了外界环境的恶劣,与后文仙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渴望见到云中的仙人,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接着,诗人对云中之君进行了细腻的刻画:“云中之君玉为节,廌冠峨峨照晴雪。”玉节和高耸的鹿角象征着仙人的纯洁与威严。振衣惊落的琪树花与人间的明月相映成趣,展现出仙境与现实世界的奇妙联系。

“有时霹雳生风雷,松声晓落青崔嵬。”描绘了仙境中的自然奇观,雷鸣电闪与松涛声交织,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氛围。而“众芳收雨作春色,瑶草绿遍三蓬莱。”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瑶草覆盖的蓬莱三岛,充满了诗意与幻想。

最后,“有时笔端吐光怪,干将生花玉龙蜕。”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仙人的才华横溢,仿佛能以笔触创造出奇异的景象。广寒宫中的步虚声与山间的秋籁相互呼应,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遥远又令人向往的仙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学识不足的自谦之情,以及对能够学习和接近仙人的渴望。

收录诗词(85)

黄清老(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素庵刘总管归

当年绣斧出九天,倏如白云下长川。

千峰收雨作秋色,至今梧竹吟寒泉。

熙台重来又三载,干将出匣光不改。

冰浆尽贮明月秋,风露冥冥接沧海。

海空迢迢行玉麟,霜影荡漾龙蛇惊。

石田归来紫芝好,策马更入南山青。

渔阳歌两岐,何如阳春生物物不知。

鲁人颂泮水,何如弦歌一千里。

昆也虎渡河,宽也蒲作鞭。

何如樵溪九曲落叶静,平铺绿水栽红莲。

紫微殿前列藩辅,华盖苍苍五星聚。

夔龙䠥?天一方,蟋蟀吟秋桂枝暮。

蓬莱枫叶昨夜秋,璚楼梦觉题金瓯。

银河横空白鸾去,安得追逐钧天游。

形式: 古风

行路难

奉君七宝凤凰之绣柱,五色麒麟之锦囊。

王母九霞觞中之酒,秦女万缕炉中之香。

去年红花今日开,昨日红颜今日老。

一生三万六千日,欢日颇多愁日少。

对吴歌,看楚舞,歌舞匆匆变今古。归去来,莫行路。

形式: 乐府曲辞

送三山张国宝府掾美归

三山星斗高贴天,三山潮汐走百川。

张公平生饮中仙,襟度脱落神飘然。

三山神人不敢友,天风吹度金鳌颠。

扫清案牍待明月,平铺绿水栽红莲。

公庭无人山色落,时有双燕归帘前。

樵溪夜雨深一尺,城外明朝翠如织。

春归草木不可遮,黯澹已作离别色。

离别兮奈何,若有人兮佩女萝。

公不顾兮山之阿,山之阿,沧海渺渺浮云多。

形式: 古风

县令行

石田海上秋不热,抱琴入山翠如簇。

白云一榻流水深,独对青松结茅屋。

西风唤起泥涂身,野冠未见天上人。

灵丹一粒肯分与,便当负水耕炊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