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意

呵花贴鬓黏寒发,凝酥光透猩猩血。

经过洛水几多人,唯有陈王见罗袜。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呵气使花朵紧贴着鬓角,沾染了寒冷的发丝,
凝固的酥油般的光泽穿透了猩红的血液。

注释

呵花:对着花吹气使其紧贴。
鬓:鬓角。
黏:粘贴。
寒发:寒冷的头发。
凝酥:凝固的油脂状物质。
光透:光泽穿透。
猩猩血:比喻鲜艳的红色。
经过洛水:路过洛水。
几多:多少。
人:人。
唯有:只有。
陈王:指曹植,因其封地有鄄城,又称鄄城王,这里借指才子。
见罗袜:看见女子的丝袜,暗示美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名为《密意》。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咏叹时光易逝、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不符的抒情小品。

首句“呵花贴鬓黏寒发”描绘了一位女性在寒冷中用花朵装饰自己的场景,通过“黏寒发”几个字传递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情境。这里的“花”可能象征着美好但易逝的事物,“贴鬓”则是对这份美好的留恋和不舍。

次句“凝酥光透猩猩血”中,“凝酥光”形容月光或晨露之类的自然现象,透过猩猩血,可解作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与痛楚。这里的“猩猩血”或许隐喻着某种生命力在凛冽中挣扎的情形。

第三句“经过洛水几多人”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描绘,洛水在古代诗词中常作为诗人的足迹出现,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繁华场所的反思和回忆。"几多人"则表达了一种历史长河中的普通与渺小。

末句“唯有陈王见罗袜”则是对传统美学观念的一种颂扬。在古代,罗袜往往象征着高贵或特立独行的品味。这里的“陈王”可能是一个历史人物的象征,或是诗人心中的某种理想形象。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自己内在世界的人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示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仅是对个人美好与哀愁的抒发,更是在表达一种时代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于真正理解和欣赏者的渴望。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船头

两岸绿芜齐似剪,掩映云山相向晚。

船头独立望长空,日艳波光逼人眼。

形式: 七言绝句

寒食日沙县雨中看蔷薇

何处遇蔷薇,殊乡冷节时。

雨声笼锦帐,风势偃罗帏。

通体全无力,酡颜不自持。

绿疏微露刺,红密欲藏枝。

惬意凭阑久,贪吟放盏迟。

旁人应见讶,自醉自题诗。

形式: 排律

意绪

绝代佳人何寂寞,梨花未发梅花落。

东风吹雨入西园,银线千条度虚阁。

脸粉难匀蜀酒浓,口脂易印吴绫薄。

娇饶意态不胜羞,愿倚郎肩永相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药]韵

蜻蜓

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

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