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赋七首(其五)

梧桐生岩阳,下俯清涧浔。

柯叶雨露滋,凤凰宿其阴。

禀材一何良,裁作绿绮琴。

被以弦朱丝,缀以徽黄金。

澹然三尺中,实涵太古心。

唐虞世已远,末代崇哇淫。

匪无南风曲,欲鼓孰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祎的《杂赋七首(其五)》描绘了一幅梧桐树生长在山岩之阳,根植于清澈涧边的景象。梧桐枝叶繁茂,经雨露滋养,成为凤凰栖息的佳所。诗人借此赞美梧桐材质优良,被巧妙地制成绿绮琴,琴身饰以朱红丝弦和黄金徽,蕴含着深远的意境。然而,尽管有如唐虞盛世般的美好,但现实却是末世纷乱,人们沉迷于声色之乐,失去了知音欣赏这淳朴的音乐。诗人感叹,纵有美妙的南风曲,却无人能理解其深意,表达了对高尚品格被忽视的感慨。

收录诗词(324)

王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字:子充
  • 籍贯:义乌来山

相关古诗词

杂赋七首(其七)

门前两松树,千尺何青青。

白云枝间宿,缥缈姿态生。

惊飙来吹拂,复作笙竽声。

物情岂有适,偶尔相合并。

须臾遂分散,彼此各无情。

因之感世故,超然欲忘形。

形式: 古风

感兴四首(其四)

女贫适人难,士穷事人易。

堂堂七尺躯,道义非不贵。

孰知一失身,禄爵反为累。

由来食人食,有死心弗替。

出门慎其随,大易著深义。

所以古达人,隐约居乱世。

我怀管幼安,高风邈难继。

形式: 古风

夜坐拟古二首(其一)

新月如弓弯,流星如箭长。

惜哉弓不弦,况乃箭无铓。

借问羽林军,何以射天狼。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夜坐拟古二首(其二)

织女居河西,河东住牵牛。

奈此一水隔,数会曾无由。

精卫勿填海,为我填河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