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四首(其四)

女贫适人难,士穷事人易。

堂堂七尺躯,道义非不贵。

孰知一失身,禄爵反为累。

由来食人食,有死心弗替。

出门慎其随,大易著深义。

所以古达人,隐约居乱世。

我怀管幼安,高风邈难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元末明初诗人王祎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感慨。诗中以“女贫适人难,士穷事人易”开篇,揭示了在贫困条件下,女性出嫁不易而男性在困厄中更容易依附他人的现实。接着,“堂堂七尺躯,道义非不贵”强调了人的尊严和道德价值,然而“孰知一失身,禄爵反为累”则指出一旦失去节操,即使得到官位财富也会成为负担。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道理:“由来食人食,有死心弗替”,意指人应坚守原则,即使面临生存压力也不应放弃道义。他提醒人们在行动时要谨慎,遵循《易经》中的智慧,即“出门慎其随”。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如管仲(管幼安)高尚品格的仰慕,感叹后世难以再有那样的德行典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以及对个人道德操守的坚守,体现了元末明初知识分子的道德理想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324)

王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字:子充
  • 籍贯:义乌来山

相关古诗词

夜坐拟古二首(其一)

新月如弓弯,流星如箭长。

惜哉弓不弦,况乃箭无铓。

借问羽林军,何以射天狼。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夜坐拟古二首(其二)

织女居河西,河东住牵牛。

奈此一水隔,数会曾无由。

精卫勿填海,为我填河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三韵三篇(其一)

巨鸟有六翮,大鱼有重鬐。

回翔栖邓林,喷薄游天池。

终焉触罔罟,性命不自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三韵三篇(其二)

曲曲溪水流,东折复西转。

潭底一何深,滩面一何浅。

人心亦复然,何从测夷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