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山史寄来燕中对菊诗

雪满河桥归辔迟,十行书札寄相思。

楚臣终是餐英客,愁见燕台落叶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雪覆盖着河桥,归人驾车缓慢前行的景象,以表达思念之情。诗人通过“雪满河桥归辔迟”这一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等待。

接着,“十行书札寄相思”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通过书信表达思念之情的方式。这里的“十行书札”不仅数量上给人以深刻印象,也象征着情感的深厚与绵长,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后两句“楚臣终是餐英客,愁见燕台落叶时”,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自己比作“餐英客”,即屈原这样的楚臣,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坚守。同时,“愁见燕台落叶时”则借景抒情,以秋天的落叶象征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哀愁,暗含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过朝邑王处士建常

黄鹄山川意,相随万里翔。

谁能三十载,龟壳但支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寄子严

二纪违脊令,抚心悲如何。

惟尔幼孤㷀,十亩安江沱。

不幸丧厥明,犹能保天和。

今年已六十,与吾亦肩差。

里人推祭酒,品行无讥诃。

昔年遣儿来,省我桑乾河。

儿言家颇温,岁得数囷禾。

厨中列酒浆,篱下群鸡鹅。

常时比邻叟,农谈一相过。

亦有赋役忧,未妨艺桑麻。

顷报得两孙,青葱满庭柯。

愧我半生来,飘泊随干戈。

偶至渭水滨,垂钓临洪波。

春云开三峰,秀出千丈荷。

行止虽听天,怀土情则那。

反躬计所获,孰与吾仲多。

顾此暮年心,尚未甘蹉跎。

寄尔诗一篇,当使儿子歌。

形式: 古风

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

昨接尺素书,言近在吴兴。

洗耳苕水滨,叩舷歌采菱。

何图志不遂,策蹇还就徵。

辛苦路三千,裹粮复赢幐。

夜驱燕市月,晓踏卢沟冰。

京雒多文人,一贯同淄渑。

分题赋淫丽,角句争飞腾。

关西有二士,立志粗可称。

虽赴翘车招,犹知畏友朋。

傥及雨露濡,相将上诸陵。

定有南冠思,悲哉不可胜。

转盻复秋风,当随张季鹰。

归咏白华诗,膳羞与晨增。

嗟我性难驯,穷老弥刚棱。

孤迹似鸿冥,心尚防弋矰。

或有金马客,问余可共登。

为言顾彦先,惟办刀与绳。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云台观寻希夷先生遗迹

旧是唐朝士,身更五代馀。

每怀淳古意,聊卜华山居。

月落岩阿寂,云来洞口虚。

果哉非荷蒉,独识太平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