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子严

二纪违脊令,抚心悲如何。

惟尔幼孤㷀,十亩安江沱。

不幸丧厥明,犹能保天和。

今年已六十,与吾亦肩差。

里人推祭酒,品行无讥诃。

昔年遣儿来,省我桑乾河。

儿言家颇温,岁得数囷禾。

厨中列酒浆,篱下群鸡鹅。

常时比邻叟,农谈一相过。

亦有赋役忧,未妨艺桑麻。

顷报得两孙,青葱满庭柯。

愧我半生来,飘泊随干戈。

偶至渭水滨,垂钓临洪波。

春云开三峰,秀出千丈荷。

行止虽听天,怀土情则那。

反躬计所获,孰与吾仲多。

顾此暮年心,尚未甘蹉跎。

寄尔诗一篇,当使儿子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写给其子严的寄语。诗中充满了对家庭、亲情以及个人经历的深切感慨。

诗的开头“二纪违脊令,抚心悲如何”,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接着,“惟尔幼孤㷀,十亩安江沱”描绘了孩子成长的环境,温馨而宁静。然而,“不幸丧厥明,犹能保天和”一句,暗示了家庭遭遇的不幸,但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和。

“今年已六十,与吾亦肩差”描述了诗人与孩子的年龄差距,以及岁月的流转。接下来,“里人推祭酒,品行无讥诃”赞扬了孩子在社区中的良好声誉和行为。

“昔年遣儿来,省我桑乾河”回忆了孩子过去探望诗人的场景,以及那时家庭的温暖与和谐。“儿言家颇温,岁得数囷禾”、“厨中列酒浆,篱下群鸡鹅”、“常时比邻叟,农谈一相过”等诗句,生动地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邻里间的和睦。

“亦有赋役忧,未妨艺桑麻”表明了家庭虽然面临赋税劳役的压力,但依然能够从事农业生产,维持生活。最后,“顷报得两孙,青葱满庭柯”表达了对孙子们的喜悦之情。

“愧我半生来,飘泊随干戈”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半生漂泊、历经战乱的自责与感慨。面对自然美景,“春云开三峰,秀出千丈荷”,诗人却感叹自己的命运与之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行止虽听天,怀土情则那”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即使命运不由己,但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思念无法割舍。最后,“反躬计所获,孰与吾仲多”、“顾此暮年心,尚未甘蹉跎”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成就的反思与不甘于老去的决心。

“寄尔诗一篇,当使儿子歌”则是诗人希望这首诗能够传达给儿子,成为家族传承的一部分,让后辈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历史的厚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既体现了顾炎武作为学者的深沉思考,也展现了他对家庭、故乡以及人生经历的深情回顾,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

昨接尺素书,言近在吴兴。

洗耳苕水滨,叩舷歌采菱。

何图志不遂,策蹇还就徵。

辛苦路三千,裹粮复赢幐。

夜驱燕市月,晓踏卢沟冰。

京雒多文人,一贯同淄渑。

分题赋淫丽,角句争飞腾。

关西有二士,立志粗可称。

虽赴翘车招,犹知畏友朋。

傥及雨露濡,相将上诸陵。

定有南冠思,悲哉不可胜。

转盻复秋风,当随张季鹰。

归咏白华诗,膳羞与晨增。

嗟我性难驯,穷老弥刚棱。

孤迹似鸿冥,心尚防弋矰。

或有金马客,问余可共登。

为言顾彦先,惟办刀与绳。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云台观寻希夷先生遗迹

旧是唐朝士,身更五代馀。

每怀淳古意,聊卜华山居。

月落岩阿寂,云来洞口虚。

果哉非荷蒉,独识太平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硖石驿东二十里有西鸦路繇赵保白杨树二百五十里至临汝以讥察之严筑垣封闭过此有题

行人愁向汝州来,前月西鸦禁不开。

吊古莫言秦法峻,鸡鸣曾放孟尝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雒阳

涧水成周宅,邙山汉代京。

三川通地络,鹑火叶星精。

文轨同王朔,蒐畋会卜征。

东门迎九鼎,北阙望玑衡。

象魏云常紫,龙池水自清。

尊师延国老,听讲集诸生。

金谷荒烟合,铜驼蔓草萦。

曲多羌笛韵,县有陆浑名。

鹤望将焉属,鲸吞未息争。

讵忘修礼乐,何计偃戈兵。

赤伏看犹在,苍鹅起莫惊。

停骖观雒汭,微禹动深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