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歌

夜半子,愚夫说相似。鸡鸣丑,痴人捧龟首。

平旦寅,晓何人。日出卯,韩情枯骨咬。

食时辰,历历明机是悟真。禺中巳,去来南北子。

日南午,认向途中苦。日昳未,夏逢说寒气。

晡时申,张三李四会言真。日入酉,恒机何得守。

黄昏戌,看见时光谁受屈。

人定亥,直得分明沉苦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十二时歌》由唐代诗人文偃所作,巧妙地将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美和思想深度。

“夜半子,愚夫说相似”,开篇以深夜的子时为引,暗示着人们在无知或浅薄的状态下,往往对事物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相似之处,缺乏深入的洞察。

“鸡鸣丑,痴人捧龟首”,丑时对应的是清晨前的黑暗,这里通过“痴人捧龟首”这一形象,比喻那些在混沌中盲目追求或执着于某种观念的人们。

“平旦寅,晓何人”,寅时标志着新一天的开始,这里的“晓何人”则引人思考,在新的一天里,我们面对的是未知的自己和世界,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方向。

“日出卯,韩情枯骨咬”,卯时太阳初升,象征着希望和新生,而“韩情枯骨咬”可能是指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如同枯骨被韩信咬破,寓意着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

“食时辰,历历明机是悟真”,午时是休息和进食的时间,这里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和体验,可以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禺中巳,去来南北子”,巳时对应的是上午的中段,这一句通过“去来南北子”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时间的流逝是不变的规律。

“日南午,认向途中苦”,午时之后,太阳达到最高点,这里通过“认向途中苦”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正视并接受其中的艰辛和挑战。

“日昳未,夏逢说寒气”,未时接近傍晚,夏季的炎热逐渐消退,这里通过“夏逢说寒气”暗示了季节更替和人生阶段的变化,提醒人们要适应环境的变迁。

“晡时申,张三李四会言真”,申时是下午的时段,这里通过“张三李四会言真”表达了在不同的交流中,人们能够找到共鸣和真理。

“日入酉,恒机何得守”,酉时接近黄昏,太阳即将落山,这里通过“恒机何得守”表达了对固定观念的质疑,鼓励人们在变化中寻找新的可能性。

“黄昏戌,看见时光谁受屈”,戌时是接近夜晚的时刻,这里通过“看见时光谁受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中不公的反思。

“人定亥,直得分明沉苦海”,亥时标志着一天的结束,这里通过“直得分明沉苦海”表达了在深思熟虑后,能够从生活的苦难中找到解脱之道。

整首诗以十二时辰为线索,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转,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30)

文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张。居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机缘语句,实立云门宗之始

  • 籍贯:姑苏嘉兴
  • 生卒年:?—949

相关古诗词

以字不是八不成,森罗万像此中明。

直饶巧说千般妙,不是讴阿不是经。

形式: 偈颂

葛藤歌

阿呵呵,是什么,听向精灵窟里坐。

朕兆生兮与未生,蓦口掴弓无罪过。

如今口使谁人掴,纵使掴弓复何责?

除是知音同道流,未言已过新罗国。

乾坤大地本来虚,靡用观空作意除。

作意除兮终不了,还似霜钩钓火鱼。

恨馀数载勤劳苦,为剖玄中一玄语。

明明玄自不玄玄,更尚玄中求玄悟。

无法迷人及悟人,忽于平地致难辛。

丈夫须禀天生格,蹋破虚空莫问津。

单刀秀句枉施设,剜肉成疮向谁说?

直铙讲得石点头,终归不离水中月。

更言者个是如来,诳他自诳苦哀哉!

若也不信葛藤语,一任青天掣电雷。

馀家一任青天笑,碧落浮云徒浩浩。

解说刀兮口不伤,今古岂无言语道。

閒来把笔动毫铓,不欲□然伫寂乡。

无事琼森多种解,争如无事且寻常。

且寻常,犹被虚真笑一场。

可怜好个究全子,唤作究全早压良。

默不是,语乖张,到此分明总是狂。

为报诸方毳侣道,最好波斯入大唐。

形式: 古风

落星寺

此星何事下穹苍,独为僧居化渺茫。

楼阁两回青嶂冷,轩窗风度白蘋香。

经秋远雁横高汉,䫿风寒涛响夜堂。

尽日凭栏聊写望,顿疑身忽在潇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西林水阁

松楸连塔古,窗槛任閒开。

水绕清阴里,人从热处来。

噪风蝉带鹤,欹树石兼苔。

向晓东林下,迟迟舍此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