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眼如鸲鹆色如肝,此语传闻谩有年。
李观匣中方念往,范增撞后岂知全。
临池欲试曾亲滴,把墨重看未忍研。
何幸却同郴笔句,贮云含雾到封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作品,题为《紫石砚戏作》。诗中描述了诗人得到一块名为“玉斗”的紫色石砚,这砚台据说出自下岩石,因其珍贵而被赠予。诗人回忆起自己曾在湖南辗转,因行李繁重而舍弃了原来的砚台,如今得到这块砚,感到十分欣喜。他戏称砚台为“亚父”,表达了对砚台的喜爱,并借此机会抒发感慨,感叹物换星移,砚台犹在,而旧时人事已非。
诗的首联“眼如鸲鹆色如肝”形象地描绘了砚台的颜色和形状,可能是指砚台的色泽深沉,犹如鸲鹆的眼睛或肝脏。颔联通过李观和范增的故事,暗示砚台虽经辗转,但仍然完好,如同范增在鸿门宴后的命运转折。颈联写诗人亲自试砚,珍惜地把玩,不忍心研磨,表现了他对砚台的珍视。尾联则以“何幸却同郴笔句”表达庆幸之情,将砚台与历史上著名的“郴江笔”相提并论,寓意其品质非凡。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砚台这一小小的物品,寄寓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不详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小栏培土待重阳,雨洗金钱未肯忙。
终藉九秋扶正色,谁能三嗅为清香。
陶潜属意空诗好,胡广随缘却寿长。
古昔风流无处问,碎花浮泛一尊黄。
路转城西一里馀,不妨山径自崎岖。
四邻酒熟人常笑,万木秋深叶不枯。
空翠入窗浓欲滴,夜凉扶月静尤孤。
有时虽是风翻屋,赖我元无屋上乌。
海风吹屋乱疏更,花结灯昏背短檠。
暑避新凉知有渐,酒扶孤梦未曾成。
满帘都作芭蕉响,四壁时兼络纬声。
晓起茅檐落馀滴,炉香痴坐不妨清。
村舍无楼可望远,茅亭远望似登楼。
饱看聚散云无住,最爱萦回水自由。
诗思已随芳草动,春寒少为好山留。
谁将裘马换美酒,与我同消万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