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徐世隆所作的《挽文丞相》诗,通过对文天祥的赞誉,展现了对这位忠义之士的深切缅怀与敬仰。
首联“大元不杀文丞相,君义臣忠两得之”,开篇即点明了文天祥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他不仅得到了元朝的尊重,更体现了君臣之间的义与忠。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文天祥人格的高尚与独特。
颔联“义似汉皇封齿日,忠于蜀将斫颜时”,进一步以历史典故来比喻文天祥的义行与忠诚。这里将文天祥比作汉皇封齿的豪迈与蜀将斫颜的坚定,形象地描绘了他在国家危难之际,坚守道义、忠诚不渝的形象。
颈联“乾坤日月华夷见,海岭风霜草木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赞美文天祥的影响与精神力量。这句话意味着他的义举与忠诚,如同日月一般照耀着四海之内,无论是在繁华之地还是边远山岭,无论是风霜严寒还是草木之间,都能感受到他的精神光辉。
尾联“只恐史官编不尽,老夫和泪写新诗”,表达了对文天祥事迹难以完全记录的感慨,以及诗人自己对文天祥的深深敬意。诗人自谦为“老夫”,却以“和泪”写出新诗,充分展现了对文天祥的深情厚谊与高度评价。
综上所述,《挽文丞相》一诗通过对文天祥的赞美,不仅颂扬了他的义行与忠诚,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深刻影响的思考,以及对后人传承这种精神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