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文丞相

大元不杀文丞相,君义臣忠两得之。

义似汉皇封齿日,忠于蜀将斫颜时。

乾坤日月华夷见,海岭风霜草木知。

只恐史官编不尽,老夫和泪写新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徐世隆所作的《挽文丞相》诗,通过对文天祥的赞誉,展现了对这位忠义之士的深切缅怀与敬仰。

首联“大元不杀文丞相,君义臣忠两得之”,开篇即点明了文天祥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他不仅得到了元朝的尊重,更体现了君臣之间的义与忠。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文天祥人格的高尚与独特。

颔联“义似汉皇封齿日,忠于蜀将斫颜时”,进一步以历史典故来比喻文天祥的义行与忠诚。这里将文天祥比作汉皇封齿的豪迈与蜀将斫颜的坚定,形象地描绘了他在国家危难之际,坚守道义、忠诚不渝的形象。

颈联“乾坤日月华夷见,海岭风霜草木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赞美文天祥的影响与精神力量。这句话意味着他的义举与忠诚,如同日月一般照耀着四海之内,无论是在繁华之地还是边远山岭,无论是风霜严寒还是草木之间,都能感受到他的精神光辉。

尾联“只恐史官编不尽,老夫和泪写新诗”,表达了对文天祥事迹难以完全记录的感慨,以及诗人自己对文天祥的深深敬意。诗人自谦为“老夫”,却以“和泪”写出新诗,充分展现了对文天祥的深情厚谊与高度评价。

综上所述,《挽文丞相》一诗通过对文天祥的赞美,不仅颂扬了他的义行与忠诚,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深刻影响的思考,以及对后人传承这种精神的期待。

收录诗词(7)

徐世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金章宗泰和六年,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年八十岁。弱冠,登金正大四年进士第,辟为县令。统元年,擢燕京等路宣抚使,世隆以新民善俗为务。至元元年,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朝廷大政谘访而后行,诏命典册多出其手。九年,乞补外,佩虎符,为东昌路总管。二十二年,安童再入相,奏世隆虽老,尚可用。遣使召之,仍以老病辞,附奏便宜九事。赐田十顷。时年八十,卒

  • 字:威卿
  • 籍贯:陈州西华
  • 生卒年:1206—1285

相关古诗词

后唐明宗庙

徽陵当日拯残唐,五季之间号小康。

因兽害田秋罢猎,为民求主夜焚香。

八年功德丹青在,千古明灵祭祀长。

欲识此邦遗爱事,庙槐人敬似甘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纪梦

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

骨彊清似鹤,步健老犹龙。

方外无官府,堂中有岱宗。

仙闾真福地,杖屦会相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送天倪子还泰山

九十行年发未华,道人风骨饱烟霞。

洞天福地二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

牛膝药灵斟美酝,兔豪盏净啜芳芽。

隐居自爱陶弘景,莫作山中宰相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蒿里

世传蒿里蹑灵魂,庙宇烧残敝复新。

七十五司阴□□,□千馀里远祠人。

天神志似张华博,地狱图如道子真。

积少成多能事毕,泰山元不厌微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