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大旱志感》,是清代诗人周馨桂所作。诗中描绘了大旱之下的凄凉景象和作者深切的感慨。
首句“共说乾隆岁,奇荒尚逊今”,以乾隆年间的大灾荒为背景,对比现今的灾情更为严重,表达了对当前干旱状况的忧虑与感慨。接下来,“苕华吾有感,旱魃尔何心”两句,将自然界的干旱现象拟人化,以“苕华”自比,表达自己对干旱的深切感受,同时质问造成干旱的“旱魃”(传说中的旱神)为何要如此行事,充满了对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追问与不满。
“赤地田成石,青天暑铄金”描绘了大旱之下土地龟裂、田地变为石头,酷热的阳光如同熔化的金属般炙烤大地的惨状,形象地展现了干旱带来的破坏与痛苦。最后,“试听中泽雁,处处作哀吟”通过雁群的哀鸣,进一步渲染了大旱带来的悲凉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受灾民众的同情与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旱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忧虑,以及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次问题的思考。